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三中全会:“城乡一体发展”三大领域有望突破

2013年11月15日 17: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城乡一体发展”三大领域有望突破

  中新社记者 丁栋

  12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内涵丰富的改革措施,这些重大政策议题对于下一步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和农民出路将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分析人士认为,农民“赋权”、土地“改革”和农村“保障”三大重点领域最有望突破。

  ——“城乡一体”。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正视城乡差距背后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改革规划。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全会提出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是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了非常清晰的蓝图,而且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就是可行的方法。

  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分析认为,按照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新型城乡关系将改变城乡、工农“剪刀差”等不平等的城乡要素交换,农村人力、物力等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将转为城乡均衡互动,尤其是能够盘活农村土地等“沉睡的资产”,让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毛寿龙评价称,从治理层次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个非常巧妙的提法”,从正面角度破解了很多难题,包括农民如何进入城市、社会福利、如何改革身份制度等,“也为未来政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

  ——农民“赋权”。对于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分析人士指出,只有农民拥有更多财产权利,才能更快发展起来,这成为“赋权”改革的基本共识。在城市居民财产权逐步确立,财产性收入来源日益多样的今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下一步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传递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激发农民积极性的重要信号。

  “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包括土地的财产权利,”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要解决农民获取土地的财产权利,涉及一系列制度和法律问题,比如能不能通过农村土地改革,把宅基地作为农民的财产权利,在坚持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实行流转,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益。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由于各种严格的限制,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住房不能作为资本流动,很难带来财产性收入。针对农村土地主体虚位、主体不清问题,未来应该确权发证,明确农民的权益,在此基础上建设产权交易市场,开启农村“沉睡的资本”。

  ——土地“改革”。对于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充分、有效发展的制约。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就要解决大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不合理、效率低下、收益分配不透明等问题,郑风田对此解读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郑风田指出,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自由流转市场“非常重要”,只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要素市场平等化,才能真正地自由流转。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还受到诸多制约限制,如何打破“坚冰”,让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也能够真正受益,需要进一步改革。

  他表示,希望土地改革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缩小乃至取消征地规模;二是打破目前分割的城乡二元建设用地制度,让城乡建设用地能够同地同权同利;三是农民承包土地获得抵押权、处置权、转让权。

  ——农村“保障”。“在城市,领取退休金的人群大概占86.8%,而农村领取退休金的人群仅占18.7%,大量靠的是家庭和土地养老”,国务院参事马力透露。据官方调研,随着青壮年人口大批外出务工,被占用耕地增多,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紧迫。

  实际上,除养老外,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已经制约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劳动力、资源等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只有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才能进一步释放中国的发展潜力和人口红利。

  三中全会提出,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迟福林指出,平等地位十分重要,首先要实现身份平等,才有可能实现权利的平等,比如农村人口可以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社会保障。与此同时,广大农民要享受平等的权利,有关方面的城乡社会政策可能要逐步统一。

  分析人士认为,改革将逐步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走向城乡一体,公共财政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差距有望进一步缩小。(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