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称市场化改革在于政府回归“守夜人”的本位

2013年11月22日 10:3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35载的改革开放成就斐然,但潜伏的危机也实在是不少。产业垄断加剧、城乡关系对立、收入差距过大等,这一系列看似纷杂的问题摆在新一届执政者面前,如何越过这个坎,闯过这道关,爬上这个坡?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的答案是,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中国改革2.0版”!

  中华民族曾创造了古代的辉煌,也饱受了近代的凌辱。民族危难之际,伟大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励精图治,奋发图强。鸦片战争后的170多年来,外御强敌,内求改良,推翻帝制,驱除列强,建立共和,改革开放,日益强盛的国家赢得了世人的敬仰。

  “解铃还须系铃人”,权力滥用必然导致经济社会危机,唯有改革才能约束政府权力,才能拆除既得利益者的“藩篱”,打破趋向固化的利益格局,让创新劳动成为发展动力,让财富创造者享用更多社会财富,让社会心态回归到从容淡定、创新思进、实现价值、享受快乐,让中产阶层享有社会主体财富,使大多数人都能享有预期的消费能力和合理的投资能力,拉动经济“螺旋式”健康发展。

  研究表明,造成当下社会收入和财富差距的首因是“权力”所致的“寻租”与“资源垄断”。只有约束权力,才能拆分“权”与“利”,才不会出现“与民争利”,才能让数亿民众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让一切生产要素自由组合,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这个意义来看,改革离不开“民主与法治”,只有“民主与法治”才能把无边的权力锁在有限的牢笼中。在一定意义上,市场化的改革蕴含于法治化市场经济的建立之中,在于政府回归“守夜人”的本位。

  如果说前期改革旨在“做大蛋糕”,那么全面深化改革则着力于建立“分蛋糕”规则并保障继续“做大、做好和分好蛋糕”。因此,建立完善合理的财税体制和“分蛋糕”的规则是进一步“做大、做好蛋糕”的新动力。

  必须拆除户籍、土地流转和投融资障碍,消除“管制”和“垄断”,建立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市场,让市场引导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势将释放更大的“核聚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做出更大的“蛋糕”。

  “有了蛋糕敢充饥”的前提是“下餐会更好”。就业和民生保障体系建立是解除消费后顾之忧的关键。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保障体系建立是国家之所以为“家”的理由,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后盾。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民生是国家为公民支付的保障型消费,可以拉动内需,但不需要个人买单,而是政府“埋单”。

  “国之盛,不在物而在民”。今天的中国早已告别物质匮乏的年代,健全的基础设施、华丽的高楼大厦堪为世界一流。可是,在“中国制造”转型到“中国智造”的轨道上,中国却步履蹒跚。建立“尊重知识、崇尚人才、注重创新”的新型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和经济体制机制,才能引导庞大的最优秀人才投入创新,而不是千军万马闯“公考”,这样的国度还有谁能遏制住她的崛起?

  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施的“五位一体”、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系统配套改革,具有很强战略性。从源头上摒弃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模式,将战略性与探索性结合起来,将“空中”的顶层设计与“地上”的摸石头过河结合起来,为建设政治民主、经济富强、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的中国绘就了宏伟蓝图,势将推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 刘治彦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