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省级层面公车改革正研究完善

2013年11月27日 10:5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指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条例》势必将推动全国展开新一轮公车改革。

  南方日报调查发现,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公车改革已经持续推进了20年,经历了从基层自发改革到货币化改革再到多元化改革三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公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记者昨日从广东省纪委获悉,目前广东省车改办在省公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正在对省级层面的公车改革指导意见和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征求意见。

  基层自发改革

  取消或减少公车

  改发交通或购车补贴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仿照前苏联的做法按照领导干部的级别配备公车。当时公车滥用、私用的现象并不突出。但是改革以后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地方自主管理权限的提升,涉及公车泛滥的各种问题频发,导致行政成本不断攀升,使得公车管理和改革问题引起了基层公共部门决策者的注意。”长期研究广东公车改革问题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倪星教授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在此背景下,广东省的公车改革实践领全国风气之先,从1993年沙田镇的改革算起,至今已持续了20年。

  最早一批发动改革的单位不是基层单位就是事业或者国企单位。在没有上级和其他外部直接压力的情况下,它们自发性地尝试进行车改。主要的做法是取消或减少单位公车数量,通过发放交通津贴或购车补贴来补偿单位员工。代表性的单位包括东莞沙田镇、深圳特区报社、珠海格力集团等。

  东莞市沙田镇是目前记载的广东省公车改革的第一个“探路者”。该镇原有14辆公车,自1993年起,该镇为减轻财政负担,取消了领导干部公务用车,改为每年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据称这一改革使得该镇机关每年交通费用从84万元减少至38万元,经济效益可观。深圳特区报社为了解决业务发展与公车不足的矛盾,从1996年起给业务骨干发放一次性购车补贴,鼓励私人买车用于公务,以期在节约单位购车养车费用的同时,也能促进业务发展。珠海格力集团从1997年开始,在集团总部和下属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中实行“自备工作用车,发放交通补贴”的改革。

  随后,深圳、东莞、珠海、中山、佛山和广州等地的一些基层单位也进行了公车改革。

  货币化改革

  改革进入地市级

  据级别定车补标准

  此后,广东公车改革驶入了快车道,迅速扩散到珠三角地区的多个地市。各地政府改革均以货币化补贴模式为主。2003年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出台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对公务用车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改革,取消或减少公务用车,改为发放交通补贴,公务交通问题通过个人自购交通工具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解决”。

  专家观点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倪星

  可试货币补贴与公务用车卡组合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倪星表示,相比全国其他省市,广东公车改革具有起步早、持续时间长、扩散地域广、发展更充分的特点,显示出自下而上,从基层破冰到地市扩散再到全省谋划的持续发展趋势,堪称是近年来中国地方廉政改革的样本和缩影。尽管公车改革依然仅仅局限在珠三角的部分地市、部分政府层级和部分公务员群体中,但公车改革市场化、货币化的方向为全国的公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不过,倪星也表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如何发放补贴?发多少补贴这一系列问题考验着政府的智慧。为了防止“肥私”,他建议建立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比如统计一下各部门近年来的用车量以及各个岗位的用车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划分补贴金额。同时,他“建议制定一个折中方案:对公务员进行少部分交通补贴,然后为他们发放一定金额的专用于加油、修车、坐公车的公务卡,让补贴真正地用到公务之中。

  “这就为各地试水公车改革创造出了既具有允许鼓励性又要求渐进平稳性的制度环境,且明确了货币化改革的总体方向。”倪星说。

  记者通过惠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到,2004年6月2日,惠州公车改革率先启动,分三批进行改革。他们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了最高正处级每人每月2300元的标准。2011年初,惠州启动了第五批次的公车改革,对象是惠州市公安政法单位3000余人700多辆车。

  佛山在南海区进行车改试点后于2004年7月1日在全市顺德、高明等五个区进行了货币化模式的改革,将补贴标准细分为最高(副处级领导职务)每月2700元到最低(技工、普工)每月200元共11个档次。据车改后第一年的统计,各区的财政节约率约在16%-32%之间。

  中山于2004年8月启动了主要针对市直机关的公车改革,当年包括市直行政机关和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市直事业单位等139个单位参加了车改,但不包括市公检法机关和一般事业单位。车改后该市每年可节约财政资金2200万元。

  “东莞2005年已完成车改,最近两年至少为财政节省了6000万!”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2011年广东省两会上说。据了解,东莞于2004年11月份开始进行市直单位车改。

  珠海于2005年4月实施公务用车改革试行方案,分期分批在市、区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展公车改革,暂不包括公检法机关、城市管理执法局等。车改后取消财政供养车辆1117辆,车改后财政支付费用与车改前持平,遏制了交通经费的逐年增长趋势。

  “这些改革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它们造就了广东公车改革的基本模式。”倪星说。

  多元改革模式 汽车加装GPS+RFID车载电子监控

  盘点发现,大约2008年以后,广东公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除了原已改革的地市沿袭着既定路线拓展货币化补贴的单位范围外,其他地市几乎没有再进行统一的货币化改革,而是探索了其他类型的车改模式。比如2010年,广州市黄埔区、市财政局、市城管执法局三单位试点GPS+RFID车载电子监控系统,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射频识别等技术监控措施控制公车使用。2011年8月至9月,广州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参公事业单位车辆安装北斗车载终端设备,应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据称,每台车安装定位系统后可节省7000元左右费用,据广州市公车1万辆保有量来计算,每年可节约7000万元的开支。

  广东还认真研究了省级层面的公车改革。2011年3月,广东成立了省公车改革领导小组,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已起草了《关于全面推进我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广东省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方案》。记者昨日从广东省纪委获悉,目前广东省车改办在省公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正在对公车改革指导意见和方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和征求意见。(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编辑:白琥】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