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要公车改革顺利推进需追本溯源

2013年11月28日 14:47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其中规定,国家推进社会化、市场化公务用车制度,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

  公车改革是社会舆论持续关注的大课题,但多年来进展缓慢,而且一些地方的公车改革试点也出现了不少争议。因此,上述消息给了我们诸多期待。不过,从舆论的关切程度来看,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的合理性是无疑的,但这种合理性如何取得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并且靠什么做到交通补贴的适度而非“过度”,更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尽管有“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的规定,但在公车改革牵涉众多利益纠葛的当下,不厘清“适度补贴”和“福利”的边界,恐怕补贴就难以取得正当性、合理性与合法性。

  所谓适度,至少有三重含义,一是不能超出民众的认可界限,二是能保证正常工作开展,三是要以社会效益而非公务员利益得失作为评判标准。此前曾有报道披露,某地车改前一年,公车费用为133万元,车改后一年发放的车贴总额为162万元。完全有理由认为,这其中就存在过度发放的问题。如果发放公车补贴的出发点是只对公务员有利无害,那么,这样的补贴就无法取得正当性与合法性,甚至成为一种变相的福利发放。

  毫无疑问,改革进入深水区,将越来越困难和复杂,任何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可能遭遇反弹。但是,任何改革的判断标准都应是清晰的、科学的,是可以接受大众检验和舆论评议的。任何绕开民众检验的改革,都难以得到民众支持,甚至难逃夭折的命运。“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这个“度”由谁把握,是事关此项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进一步说,要使公车改革顺利推进,就不能只盯在公车浪费的后果上,而要追本溯源,弄明白公车制度的真正弊端在哪里,公车为什么总是成为浪费公共资金的黑洞。从买车到用车、管车的全过程中,我们还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这才是公车滥用、公车腐败的根源。原本只具有方便工作和正常待遇意义的公务用车,日益成为官员福利,且公车在使用中被权力符号化,这种状况不改变,完全有可能让“适度”的补贴异化为过度的福利。

  而对这个“度”的把握权,必须交给公众,并由他们去检验。(朱四倍)

【编辑:白琥】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