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长江与多瑙河的波涛载起新的远航

2013年11月28日 1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题:评论:长江与多瑙河的波涛载起新的远航

  作者 穆柏

  中国和中东欧两条被视为母亲河的河流,在11月27日李克强总理的词句中相汇。“《多瑙河之波》等罗马尼亚电影至今仍为中国百姓津津乐道,而中国的《三国演义》等电视剧也为罗马尼亚人民所喜爱。”在罗马尼亚议会发表演讲时,李克强引用当地谚语:“流水逝去,石头永驻。”而他提到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便是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阔旋律中展开的。

  伟大的河流必有伟大的航行,充满历史感的汇流同时也呈现着这样一种航行的当代面貌。如同李克强所说:“中罗关系犹如一艘大船,从历史中驶来,经受各种风浪考验,正充满自信地奔向未来。这艘大船能够行得稳,走得远,靠的是精准的‘舵’、鼓满的‘帆’和坚实的‘锚’。”

  引领之舵,被李克强定义为“契合的发展战略”,驱动之帆则是“深入的务实合作”,而稳定之锚,当然是李克强所强调的“牢固的传统友谊”。这三者,在奔流的长江与多瑙河的波涛声中,承载着充满期待的远航。

  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一“舵”一“帆”一“锚”。李克强会见罗马尼亚总统时曾表示,中国-中东欧合作应“义”“利”结合。此次出访,中国总理开展的“装备外交”广受瞩目,李克强大力向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推介“中国装备”和“中国实力”。这当然是利——双方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但绝不可忽略的是,中国总理的出访更有“喻于义”的层面。中罗之间,乃至中国-中东欧之间的合作,是基于一种深度契合和长远规划,远非短期逐利。事实上,良好的外交形象、娴熟的外交技巧,甚至李克强用英语与各国领导人谈笑风生的场景,本身就是“中国软实力”的最好展示。

  无论是反法西斯电影《多瑙河之波》,还是《三国演义》,都有丰沛的道义内涵。这样的“义”,就是流水逝去后永驻的石头。凭着江河浪花淘出的真诚,中罗之间、以及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大船,誓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