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些干部病态私心影响改革共识 须以反腐促改革

2013年12月09日 13: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9日电 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发李跃平的署名文章《以反腐促改革》。文章指出,腐败的存在、一些干部病态私心的存在严重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严重阻碍改革的推进。在建设清廉政治的过程中,反腐和改革相互促进,形成同方向的动力,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

  文章称,众所周知,行政审批是腐败案件高发的领域。一个项目能不能上马,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审批,审批程序不透明,审批权力过度集中,给官员索贿创造了条件,也迫使许多企业为了能够拿到或者仅仅是尽快拿到各式各样的许可证而向掌握权力的官员行贿。

  文章还指出,公共工程也是腐败的高发领域,政府用大量的资金办经济,资金分配权力集中在少数决策者手里,这些权力又缺乏有力的监督,结果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败。

  文章称,行政审批和公共工程资金分配过程中腐败案件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许多当事人都曾经有过简朴的生活史和勤勉的奋斗史,从一个侧面说明许多走上歧途的干部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腐败的,恰恰是手头过大的不受监督的审批权力和资金分配权力,使得他们不断处于贪污腐败的诱惑和压力之中,最终落水。

  文章强调,如果改革制度,这些人的落水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减少公共建设资金分配领域产生的腐败,要在抓出一个个腐败分子的同时,必须推进两个维度的改革。

  一是政府逐渐减少直到基本上停止直接办经济活动,政府财政转型为提供国防、外交、教育、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维护秩序等公共品的财政,而不是办企业、办工程的财政。政府财政转型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很不够,未来应该加大力度向前推动。

  另一个维度是加强监督,既包括体制内自上而下的监督,也包括全社会对公共资金分配的监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纪检监察体系自上而下的领导,提出地方法院从地方政府中剥离出来以增强法院审判的独立性,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必将在遏制腐败中发挥有力的作用。在增强社会监督方面,最近几年来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互联网新技术的兴起,媒体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监督的作用逐渐增强。

  文章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改革负重前行,进入险滩和拐弯处,暗流和漩涡会阻碍改革的高速行进。船到桥头难以自然直,我们必须戒急,但不能用忍。必须通过反腐克服改革的负能量,改革才能进行到底。

  文章强调,习总书记多次提出应该在全社会找到关于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是改革前行的动力和正能量。腐败的存在、一些干部病态私心的存在严重干扰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进程,严重影响改革共识的形成,严重阻碍改革的推进。

  文章最后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战略,这是对长期以来行政在资源配置中起过大作用的强力改革。行政在资源配置中起过大作用,是腐败的温床之一,很可能阻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落实。只有通过强有力的反腐以及其他各种努力,才能打破这种处于锁定状态的路径依赖,取得制度变革的突破,推进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真正落实,从而取得改革事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