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线电测量工程师陈略:拼命三郎的“快生活”

2013年12月11日 18: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2月11日电 (祁登峰 欧阳开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楼四层深空干涉测量中心机房内,陈略和他的团队正紧张的进行着VLBI数据的处理工作。再过3个多小时,嫦娥三号就要进行15公里降轨控制了。陈略必须要尽快计算出高精度的测轨数据提供给轨道确定岗位进行精密定轨。

  “作为新建成的我国首个测控网VLBI深空干涉测量中心,在此次任务中,它主要是试验验证深空测轨数据处理技术,跟上海天文台提供的高精度的测轨数据进行比对,为后续参与深空探测任务打下基础。”无线电测量工程师陈略告诉记者。

  初次见面,陈略给人的印象是外表儒雅、平和,说话不温不火、慢条斯理。然而,旁边陈略的同事王美却开玩笑说:“别被他的表象迷惑,工作时他可是个急性子,像拼命三郎一样,干啥都是不但要好,而且要快!”

  同事的调侃不是空穴来风。2013年3月,刚届而立之年的陈略担负起撰写北京中心VLBI深空干涉测量中心建设方案的重任。按照项目建设进度规划,一个月内他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通过专家组评审。时间实在是太紧了,项目组很多同志压力都非常大,担心完成不了。陈略却二话不说,带头苦干起来。考察调研、开会讨论、听取意见、起草修改……工作一项项开展起来。这一个月里,他们保持着平均每天十五个小时以上的工作强度;这一个月里,他们高质量完成了3万字且附有各类详尽软硬件系统图表的建设方案初稿;这一个月里,他们的方案按各方意见前前后后修改过18个版本,并最终通过了专家评审。

  “工作既然交给我们了,我们就一定要按时完成好!”这句话是陈略给项目组的同志说的最多的一句。

  从陈略的简历上记者看到,他大学时所学的专业是机电信号处理,现在从事航天测控可谓是“半路出家”,那么他是如何这么快就成长为VLBI深空测控领域的一颗耀眼新星呢?

  “他干啥都讲究速度!”陈略的好友韩松涛说,“别人一顿饭要吃15分钟,他5分钟就吃完了,节省下来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了。”据韩松涛介绍,陈略到中心后,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弥补专业上的欠缺,他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用来阅读测控通信专业文献。在陈略的床头有一张作息时间表,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到机房……他都排的严丝合缝,不浪费一分一秒。用陈略妻子的话说:“每天都像打仗似地,搞得全家人每天都紧绷着神经!”

  北京的生活节奏已经是全国最快的了,而陈略的生活节奏则是快中之快!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快生活”,陈略才能很快掌握了航天测控领域的专业知识,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飞控技术能手。据了解,在参加工作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陈略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获得SCI/EI检索的就有18篇。

  2012年10月,29岁的陈略被任命为北京中心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无线电测量组组长,并承担起嫦娥三号任务深空测控干涉测量系统的研制工作。“我们的深空干涉测量技术才刚刚起步,与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向前赶!”陈略说。这个年轻的拼命三郎一天到晚忙碌在深空干涉测量中心机房里,继续着他独特的“快生活”。(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