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合肥芜湖或可双核驱动 学者热议长江经济带与安徽

2013年12月13日 15:35 来源:合肥晚报 参与互动(0)

  沿海像一张弓,广阔的中西部是弦,长江就是一支箭,如今箭在弦上。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新经济支撑带的大背景下,拥有八百里皖江的安徽该何去何从?昨日,2013年度新浪新麒麟(安徽)论坛在合肥召开,“长江经济带”成为全场最热词。

  1

  申报芜湖安庆铜陵自由港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直辖市。中科大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则习惯于将“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七省、二座直辖市归纳为“7+2”组合。

  在昨日的论坛上,刘志迎将这9个地区各项指标排排坐。七省、二直辖市中,安徽省的人口总量排名第4位,GDP经济总量排名第6位,专利数则跃居第3。城镇化率则名落第7位,只有46.5%,远不及江苏63%。

  “万吨级货轮多只能行至安庆,加之三峡大坝修筑后水平面下降,长江黄金水路的疏浚迫在眉睫。” 刘志迎给机遇中的安徽支招,不妨着眼于形成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长江干线及支线航道整治,优化沿江区域公路、铁路网络和民用机场及油气管道布局。

  在获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刘志迎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并不是安徽破局的核心钥匙,关键在于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构建沿江优势产业集群。

  “重庆正在积极申报‘两江自由贸易区’,安徽为何不能申报‘芜湖自由港’、‘安庆自由港’、‘铜陵自由港’?”刘志迎觉得,在新一轮“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中,安徽不能再“慢人一步”。

  2

  合肥芜湖“双核驱动”安徽

  “‘长江经济带’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1991年,邓小平就曾提出要以浦东为龙头,把中国的沿海开放推进到沿江。”昨日,出生地在合肥的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动情地“支招”安徽如何在“长江经济带”大开发中迎头赶上。

  “一个省的发展,只有省会强是没有希望的。”王小广在论坛上提出了“双核驱动”的畅想。提起辽宁,人们会脱口而出大连、沈阳;说起浙江,人们会第一时间想到杭州、宁波、温州;谈及广东,人们又将广州、深圳相提并论。他认为,在新一轮的“长江经济带”开发中,安徽应着力打造合肥、芜湖两座核心城市,“在一个省的发展中,两座城市能够形成竞争,安徽要发展,除了发展省会合肥,还要做好沿江的‘芜湖文章’。”

  至于省会合肥,王小广认为,合肥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尤其是区划调整之后,合肥很有可能成为一座人口接近1000万的大都会。“城镇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 王小广指出,合肥应该利用蕴含的巨大“人口空间”,好好做一番城市规划。“安徽需要大城市,关键是如何让城市建得更高效,该怎么规划。中国现在的城市发展过快,结构上也都是千篇一律,基本上都是带有破坏性的建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雾霾等等。”

  3

  皖北需打造拳头城市

  在昨日的论坛上,刘志迎还提出,安徽要崛起,仅仅依靠“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力量还不够。“沿江城市对于安徽全局来说,人口数量不占多数,城市规模不算庞大。”安徽发展之“踵”仍然是相对落后的皖北地区。

  刘志迎建议,安徽的崛起需要玩好“平衡木”,不仅需要依托“江淮城市群”所辖的合肥、六安、淮南、蚌埠、滁州、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将影响力向皖南、皖北辐射,更需要在皖北着力打造出1~2座“拳头城市”。 “2011年后,我注意到皖北地区经济在升温。” 刘志迎认为,皖北的龙头或将在阜阳、宿州、亳州、淮北四市中产生。

  “安徽每年劳务输出应在1000万以上,尤其是皖北地区。”王小广在现场“奉献智慧”道,城镇化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将农民工“本地化”。“安徽省是不是能率先放开户籍制度?”王小广预言,在城镇化大潮中,如果能将庞大的农民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拉”回安徽,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力,“把人搞回来,把人才搞回来,回来就是宝贝,就是需求。”(本报首席记者 徐颖奇)

【编辑:李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