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研称城镇化水平超50%后将是城市病爆发期

2013年12月17日 09:0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治雾

  195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全面的《大气清洁法》,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由煤炭改为使用天然气,发电厂和重工业则被迁到郊区。1968年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规定污染工业场所必须采取最有效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予以罚款等严厉处罚。

  人口

  在伦敦市中心的上班族里,居住在伦敦市中心的并不多,大伦敦地区发达的轨道交通有效解决了居住往返的问题。而伯明翰、利物浦、曼切斯特等商业发达、生活舒适的周边城市,也为伦敦承担了一大部分人口压力。

  出行

  作为伦敦的商业金融中心,伦敦城和很多市中心商业区都不设停车场。“这迫使很多上班族不得不搭乘公共交通,或在进城前转乘和租用各个街角都有的城市穿梭自行车”。

  编者按

  上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正式召开。这次会议酝酿已久,并最终罕见地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起召开,凸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后,对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全面部署。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何就新型城镇化先行先试、积极探路,是广东肩负的责任。作为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也将之视为己任。为此,南方日报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今起推出“城人之美——破题广东新型城镇化”大型系列报道。

  正如会议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没有先例,既要结合国外经验,也要结合本国实际。我们的系列报道立足于此,既走访了国际著名都市圈和先进城市;也就新型城镇化可能涉及的改革,积极向国内先行先试地区取经。系列报道共分为“环球取经”、“改革问道”、“八方来论”三个子系列。“环球取经”首篇走访曾经的“雾都”伦敦,探寻其50载“治雾”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敬请垂注!

  破题

  12月初,今年下半年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严重的雾霾天气来势汹汹。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级别,京津冀和长三角的重污染区甚至连接成片。切身的遭遇不由让人想起61年前发生在“雾都”英国伦敦的那场灾难。

  1952年12月5日至8日,被后世称为“伦敦烟雾事件”的大气污染惨案造成超过12000人死亡。

  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不仅引发了英国对工业化污染之路的反思,也催生了此后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今天,伦敦通过50多年的持续“治雾”已经摘掉了“雾都”的帽子。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坚持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治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是应有之义,也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而从“大城市病”中逐渐康复的伦敦,对此无疑很有发言权。

  “雾都”伦敦究竟是如何完成涅槃重生?中国雾霾等城市病治理能否从中取经?当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我们又如何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走进了如今的绿茵智慧城伦敦,希望为广东“城市病”的治理找到一点启示。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发自英国伦敦 后方联动记者 卢轶

  取经

  立法治污

  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治理,从立法、规划到监管,已经融入到伦敦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

  12月8日,来自大西洋湿润的西南风拂过伦敦,尽管感觉有点湿冷,但好在没有下雨。在伦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kelly下课后找了家小餐馆吃饭。正巧太阳从云层后露出脑袋,她特意端着食物挪到了室外,“冷归冷,但外面空气好”。

  吃饭时,老家杭州的妈妈打来电话抱怨最近严重的雾霾。kelly挂了电话说:“我每次回杭州,几乎都会感冒或者得鼻炎,一回到英国就好了”,她笑道:“所以在国内我可不会像这样在路边吃饭。”

  来英国已经5年,kelly深深感受到,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的治理,从立法、规划到监管,已经融入了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走在伦敦街头,天空清澈、绿茵环绕、街道洁净、交通井然。kelly说,除了偶尔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你已无从寻找“雾都”的身影。

  不过如果你把历史的时钟往前拨61年,你也许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人口急剧膨胀,道路拥堵不堪,住房短缺使大量人口集聚在“贫民窟”。更可怕的是,由工厂、住户和汽车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霭成为了震惊世界的杀手。

  1952年12月5日至8日爆发的那场史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让整个伦敦仿佛陷入世界末日。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凝结成的高浓度硫酸雾,导致伦敦各大医院集中出现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脏病等重症患者。据BBC报道,大雾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其后数周内又有8000余人死于非命,合计死亡人数超过12000人,成为罕见的大惨案。

  伦敦市环境与健康管理署一位官员介绍,这一惨痛教训让伦敦比谁都更迫切改善城市环境。195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全面的《大气清洁法》,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由煤炭改为使用天然气,发电厂和重工业则被迁到郊区。1968年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规定污染工业场所必须采取最有效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予以罚款等严厉处罚。

  伦敦与环境污染的斗争也不止于大气方面。除了“雾都”之名,19世纪由于糟糕的下水道,伦敦也因臭闻名。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加大整治泰晤士河的力度,通过了严厉的治污法案,对违规排放污水的机构实施法律制裁。当局也针对水质制定了严格标准,并定期对河流水质的达标情况进行彻底检测。20世纪后期,尽管英国对水供给和管理行业进行了私有化,但负责伦敦水供给和污水处理的泰晤士水务公司,还是投入巨资为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供给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交通

  目前伦敦75%在中心区上班的人使用铁路网络。18岁以下的少年都可以免费乘坐有轨电车和公交车。

  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50多年,伦敦终于涅槃重生,环保、低碳的理念也已完全融入了伦敦城市治理当中。实际上,英国也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

  kelly介绍,伦敦每一年都会举办“low carbon entrepreneur(低碳实业家)”市长大赛,在伦敦很多大学中都有拥趸。伦敦市环境与健康管理署负责人表示:“每年,我们会拿出2万英镑在大学生中征集创意点子,帮助伦敦到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减少60%的目标”。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治理交通拥堵,推广绿色出行。

  “作为伦敦的CBD,伦敦城交通的拥堵最为明显。”伦敦城环境与健康中心主管Ruth Calderwood站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4楼办公室的窗边,指着楼下蜿蜒的小道对南方日报记者说,伦敦市中心窄小的道路和两边的建筑都是文物,根本没有改造和扩建的空间,因此为了治理交通拥堵,伦敦唯一的方法是鼓励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实际上,现在交通污染已成为伦敦空气污染的首要来源。为了减少汽车等尾气排放,也必须引导市民使用公共交通。

  “构建发达的地铁网络和完善的公交系统是伦敦应对交通拥堵的重要方式。”Ruth表示,密如蛛网的伦敦地铁线路超过400公里,目前75%在中心区上班的人使用铁路网络。此外,伦敦还大力发展公交车专线,里程近300公里,并且采用低票价吸引公众通过乘坐。例如,伦敦18岁以下的少年都可以免费乘坐有轨电车和公交车。

  不仅如此,为了“强制”大家采用公共交通,Ruth介绍,作为伦敦的商业金融中心,伦敦城和很多市中心商业区都不设停车场。“这迫使很多上班族不得不搭乘公共交通,或在进城前转乘和租用各个街角都有的城市穿梭自行车。”

  记者在伦敦城街头和地铁站口,果然找到了可供租用的自行车。而古老的街道虽然不宽,但多数都划有自行车道。上下班时间的CBD街头,不时都会碰到从地铁出来转骑自行车的白领。

  此外,伦敦还提出“为拥堵买单”的计划,即征收拥堵费。“我们通过引进碳价格制度,征收二氧化碳税,根据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向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收费用,以降低地面交通的碳排放,同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Ruth介绍。

  通过规划、税收、补贴、教育等手段,曾经市区拥堵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仅“为拥堵买单”计划,就使伦敦中心区特别路段的交通量减少了10%-30%。

  人口疏导

  上世纪50年代末,伦敦在离市中心50公里的半径内建成8个被统称为“伦敦新城”的卫星城,用以疏导城市人口。

  基于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大城市常见的人口过度集中,居住条件恶化,房价难以负荷的问题,在伦敦也得到缓解。

  伦敦市环境与健康管理署官员介绍,1946年《新城法》通过后,伦敦掀起了新城建设运动。到上世纪50年代末,在离伦敦市中心50公里的半径内建成8个被统称为“伦敦新城”的卫星城,卫星城与伦敦市区间通过公共交通网络连接。旨在通过这些“既能生活又能工作,内部平衡和自给自足”的卫星城疏导城市人口。

  经过为新城引进企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一系列措施,这一时期开始,以大伦敦地区为核心,形成了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伦敦都市圈由封闭到放射,既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都市经济区,也避免了单中心城市高度集中的城市弊端。

  Ruth说,在伦敦市中心的上班族里,居住在伦敦市中心的并不多,大伦敦地区发达的轨道交通有效解决了居住往返的问题。而伯明翰、利物浦、曼切斯特等商业发达、生活舒适的周边城市,也为伦敦承担了一大部分人口压力。

  而针对伦敦市区居住人口、特别是“无房”外来人口,伦敦也积极通过发展公房和住房租赁市场解决问题。

  这一天是英国的公众假日“银行假日”,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放假一天。在几乎空无一人的伦敦金融城,kelly的浙江老乡凌彬打开了位于伦敦金融城自己创办的外汇公司大门,处理来自于北美市场的交易,并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

  凌彬说:“二三十年前,伦敦几乎没有房子可租,但金融城通过立法,为外来人口提供出租屋。要不然我的公司也不可能在这里立足。”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伦敦市政府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并于1980年、1984年、1986年相继颁布了《住房法》、《住宅与建筑法》、《住宅与规划法》等法案。自此之后,政府持有的公房开始大规模出售给普通居民和其他私人机构,并鼓励居民通过租房、抵押贷款购房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虽然伦敦住房供应更多地转向市场机制,但也通过住房补贴等方式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权益。”凌彬介绍,伦敦的居住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自有住房,二是租住私房,三是租住公房。统计显示,目前英国居民中有68%的居民拥有自有产权住房;另外32%的居民租房为生,其中22%向当地政府租赁公房、10%租住私人房屋。

  手记

  城市治病

  你我有责

  在伦敦市中心寸土寸金的西敏寺地区,肯辛顿公园和海德公园两个相邻的开放绿地公园占地2.5平方公里,湖泊旖旎,树林茂密,天鹅白鹭等鸟儿和谐栖息。而在不远处对冲基金集中的Piccadilly附近,占地19公顷的格林公园,依然给城市增添无限绿意。散落于伦敦街头的各种成片绿地、花园更是数不胜数……无不充分反映这个城市对人居环境的重视程度。

  伦敦从“雾都”焕发新生告诉我们,尽管今天我们面临着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难题,但只要下定决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也一定能重新过上天天蓝天白云的日子。

  实际上,城市治理殊途同归。对比伦敦和广东来看,伦敦的不少做法和手段,广东也在应用,比如发展公共交通、控制污染排放等。但伦敦向市民推广、教育绿色低碳的理念值得广东特别重视。

  “我们城市的环境与健康部门除了制定部分环境法规和措施,事实上承担最多的日常工作,是引导和服务,向整个城市居民、企业倡导低碳环保的理念,同时提供转变高污染行为的规划和方案”,Ruth Calderwood表示,在理念提升的前提下,城镇空间的品质和人居环境改善,是伦敦实施城镇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从我们每个人来说,城市病的治理不能依靠政府或者少数人的努力,光是抱怨或自嘲也于事无补。我们身在其中,就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这些朴素的道理,其实往往是最治本最有效的。城市治病,你我有责。

  落地

  低碳城市建设

  广东开出药方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57%。作为国内城镇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2012年底广东的城镇化率达到67.4%,珠三角更高达83.84%。研究显示,城镇化水平超过50%后将是城市病的爆发期,这将是新型城镇化的一大课题。

  从伦敦的经验来看,环境治理的强制立法,城市发展规划引导,公共交通系统的倚重,绿色低碳理念推广和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等或是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从伦敦走过的高污染、难治理道路来看,对广东来说,城镇化的关键并不在于城镇化率的高低,而在于城镇化的质量,包括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等。

  虽然与伦敦等国际先进城市相比,广东目前的差距是明显的。但正如国家信息中心战略规划处高辉清所说:“广东发展新型城镇化最大的优势是同时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城镇化过程如能和经济转型挂钩,以城镇化促进产业转型,找到一条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协调发展的道路,成功率会更大一些”。

  值得高兴的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已经开始先行先试,力求为全国探索经验。上月底,广东省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广东建设国家低碳生态城市示范省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

  在这份协议中,广东将创新城乡规划编制方法,在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这“三规”的基础上,率先引入“碳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积极发展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更大力度建设城市步行、自行车“绿道”;推进垃圾分类,优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积极实施“城市降温”行动等,都对破解当前令人诟病的“城市病”一一开出了药方。

  对广东“城市病”的治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HS研究中心主任王晓辉还特别建议,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特性。“比如在治理污染和减少碳排放上,广东可结合岭南亚热带地区气候特征,通过室外风环境优化设计,减少热岛效应,降低建筑能耗。优先发展可高效吸收二氧化碳的景观绿化体系,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天然采光,高效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减少住宅常规能源的消耗等”。

  总策划:莫高义 王 芃 张东明 王垂林 蔡 瀛

  总统筹:郭亦乐 黄维德 郎国华 柳剑能

  执 行:卢 轶 曾 峥 李海涛 罗彦军 林 鑫 张 迪

  伦敦

【编辑:王安宁】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