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单独两孩”政策能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

2013年12月24日 18: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单独两孩”政策能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

  中新社记者 欧阳开宇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3日审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草案)》。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来各界热议,归根结底,社会最关注的还是生育新政能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

  这份由国务院提请审议的草案明确提出“稳妥扎实有序推进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由省级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作出专门规定的方式,依法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之所以调整生育政策提请人大审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这是必须走的法律程序,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眼下,“只生一个好”的生育政策,有望被“单独两孩政策”替代,实际上,透过这个变化也可以看出,官方希冀生育新政能盘活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正能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将其确立为基本国策,并随着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不断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认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过这些年,确实少生了很多人,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了抑制。

  当前,人口众多仍然是中国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人口素质、结构、分布等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所言,“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中新社记者观察,目前已有约三个问题横亘在眼前,促使中国现行生育政策做出必要的调整:

  一是如维持现行政策,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

  二是“人口红利”问题。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同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本世纪30年代初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

  三是“男多女少”现象突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近20年来男女比例一直在115:100以上,2012年仍高达117.7:100。

  在上述背景下,以及民众的呼声中,中国生育新政已箭在弦上。

  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草案,说明这项政策的出台或将有进一步的推进。受国务院委托,李斌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草案说明。

  这位官员所作的说明突出强调三点,稳妥扎实有序推进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监督检查。她同时指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不会对中国粮食安全以及教育、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造成大的压力。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出生人口将适当增加,但不会突破国家人口发展远景规划目标。

  毋庸置疑,调整生育政策具有“战略性”意义,具体而言,实行这项政策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几点基本可以明确:

  首先,有利于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对中新社记者说,推行“单独”家庭“两孩政策”可以使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更为“接近‘2’的合理水平”。

  其次,提升家庭抗风险能力。新政将在一定程度上中止“4-2-1”的中国家庭结构,“失独家庭”的机率变得更小,有利于加强家庭的人力资源以及文化传承。

  再次,适当降低老龄化水平。原新认为,尽管生育新政不能改变老龄人口的数量,但是从结构上改变老龄化水平,在这方面,新政推行后,“远期的影响很明显”。

  最后,一定程度上减缓劳动力下降速度。按人口学划分,现在多出生的人口,15年之后进入劳动年龄阶段,从长期来看,能够减缓劳动力数量规模缩小的速度。

  必须指出的是,坚持计划生育仍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此轮生育政策的调整绝非终点。不少分析预测,如果这一步走得稳妥,生育政策会有进一步的调整,中国将怎样做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篇大文章,值得持续关注。(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