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政府购买社区服务 北京力推九成老人居家养老

2014年01月14日 09:0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北京世博园举行老年服装秀表演。王宏凯摄(中新社发)

京城老年人争相领取心理健康宣传手册。李晴摄

  2013年11月5日,西城区金融街街道益寿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位市人大代表正在询问老人养老情况。浦峰摄

  全国老龄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13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达2亿人。如何养老,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首都北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覆盖全市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制度和人群的全覆盖。

  【“9064”格局是主导】

  “政府因势利导推出新政策,为各类机构、社团、民企等创新实践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市老龄协会会长李建国告诉记者。

  早在2009年初,北京市在下发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格局,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次年,又主导实施了“九养政策”,即: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建立城乡社区(村)托老(残)所;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

  “实践证明,‘9064’格局和‘九养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大幅提升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李建国说。

  2013年末,北京出台文件。“政府加大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土地供应,如2013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国有用地计划为100公顷。同时,对社会资本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采用划拨方式供地,提高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补贴标准。对养老服务八大重点领域的发展,政策上都有明显突破,为促进首都养老服务业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建国解释。

  【亲民养老创新模式】

  李建国告诉记者:“政府倡导多探索多实践,不拘一格地寻求多样化养老模式。尤其是居家养老,适合我国国情和传统文化,是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重心。比如,10年前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就率先提出经济实惠的‘无围墙敬老院’养老模式,让老人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使其家庭价值观念和地缘文化观念都能得到极大满足,为城市老年人养老闯出一条新路。”

  据悉,该“无围墙敬老院”养老模式,即把社区现有的医疗卫生、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及日常生活服务等资源,统一整合,以专业化、规范化服务手段进行市场化运作。在社区内形成的服务队,以楼门(院、层)为活动点,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向社区老年人开放,使每位老人足不出户就享受“敬老院”式的专业化服务。如:80岁老人生日时有志愿者上门祝福送生日贺卡;为失能老人定时上门送尿不湿裤;为出行困难老人上门义务理发,配合物业为特困空巢老人家庭排查电器、上下水管和燃气管道等……

  为了丰富老年人生活情趣,社区还把编织、押花、布贴专业班设在李桂芬老人家,仅2013年4月份就接待了十余位香港理工大学赴京交流的师生;蛇年春节前,分别在8个楼门(院)家庭活动室举办的“百家宴”,120位老人踊跃参加;端午节组织“忆千年习俗同庆端午节”,吸引了近百人参与吃粽子、挂香包、赛龙舟等活动。10年来,“无围墙敬老院”式居家养老模式的持续,让这个社区中的1800多老人受益。

  李建国告诉记者,“十二五”末,北京力争建成322个街乡镇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及各居、村托老所,具备老年人日间照料、全托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文体娱乐、学习培训、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功能。

  【可提供百余项服务】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3年,北京市已建有养老机构400多所,养老床位9.5万张,其中公办212所,占总床位数的40%,社会办188所,占总床位数的60%。同时,还发展了1.1万家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老年教育等共六大类的110项服务。

  资料显示,2012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86.8万,占总人口的13.9%;户籍老年人口262.9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0.3%。全市户籍老年人口以每天400人、每年15万人的规模和年均6%的速度高速增长。

  李建国告诉记者:“面对严峻的发展趋势,市政府一直加大投入。如,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补贴标准,由原来每张床位8000元至16000元的市级投入,提高到目前的2万元至2.5万元,且区级资金要按照1∶1比例给予配套支持;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标准由原来的200元至300元/人/月,提高到300元至500元/人/月。此外,2013年仅缓解社办养老机构运营难一项,政府就补贴了约5700多万元。2013年政府出资438.66万,为数百家养老机构投了《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出资额占此险种总额的80%;同年12月还出资119万元,为全市7万余名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和低保人员等困难老年人购买了一年期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

  李建国认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属地管理、覆盖需求的原则,有利于理清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和个人在养老问题上的职责和任务,实现积极老龄化。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利于实现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物质、精神、人文环境。(鄂平玲)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