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政协委员吁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机制

2014年01月20日 19: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武汉1月20日电 (记者 曹旭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成后,建立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或成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正在召开的湖北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上述问题引起政协委员们的关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情况,2014年汛后全线通水。

  民盟湖北省委集体提案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中下游径流量将减少约16%。随着引江济渭汇入二期调水量的增加,汉江中下游干流水量还会有大幅度减少,襄阳以下江段流量减少,汉江中游稀释自净能力也将大幅下降,原来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制定汉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将为汉江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该提案建议,国家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调整水源区及沿线的产业优化结构,将已建四项治理工程的运行费作为实施生态补偿的优先项目,采用生态补偿的方式予以重点解决;或将运行费计入中线工程供水成本及水价中,维持工程的正常运行,保障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农工党湖北省委集体提案认为,国家对汉江中下游的补偿主要为兴修治理工程,补偿方式单一。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明确上下游、左右岸的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责任,建立以“水质水量协议”为基础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设立南水北调生态补偿基金,科学评估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成本及对水源区和受水区带来收益,从而确定补偿总额。(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