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调查 重点监管违法失信企业

2014年01月22日 10:0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严管”有多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采访札记之二

  如果说即将全面推开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将给创业者带来更多机遇,那么对于监管部门则意味着更多挑战。

  记者近期在广东深圳、东莞、上海自贸区等改革试点地区了解到,为防止“宽进”后市场秩序出现波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正通过建立企业信息抽查制度、企业失信公示制度、企业分类监管制度等,编织一张“严管”之网。

  抽查制度:悬在每个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就能注册企业,地址不真实怎么办?申办企业不验资了,认缴资金不如期到位怎么办?企业自行报送的年度报告内容虚假怎么办?针对这些问题,试点地区普遍建立了企业信息的跟踪抽查制度。

  在上海自贸区,根据有关规定,登记机关应对企业年度报告进行抽查,如果发现有企业不按时申报、申报不实或虚假承诺,将予以处罚。“我们的前提是信任企业,但对于那些不诚信的企业,我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上海市工商局局长陈学军说。

  从事前审批到事后抽查,如何确保实现“严管”呢?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认为,一是要对抽查的对象、比例、方式进行科学设计,力争实现抽查制度的公平、规范、严格、有效,让每个企业都面临被抽查的可能,让有过不良记录的企业被抽查的可能性更大;二是要对违规企业依法严厉查处,以儆效尤。

  “黑名单”: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不久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公布了100家经营异常企业名单,理由是执法人员无法根据上述企业备案的经营场所与之取得联系。

  “企业一旦因为违法违规、不诚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就等于进了‘黑名单’,不但会在商圈里失去信誉,受到市场机制的惩戒,而且申请贷款等商事行为也会被冻结,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和失信成本。”徐友军说。

  记者在试点地区了解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虽然大都建立了企业失信公示制度,但要将其约束效应发挥到最大化,还有待全国普遍建立这一制度并实现联网。

  “有的企业在这个地方、这个行业违法了,换个地方、换个行业接着干。过去,我们只能把它打跑,却打不死。今后,只有实现企业信用记录全国联网、各部门共享,让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严’字。”徐友军说。

  分类管理:重点监管违法失信企业

  试点地区启动改革后,均出现了市场主体快速增加的情况,相对来说监管部门就显得人手不足、力量不够。如在深圳市,平均1名执法人员就要面对500个市场主体。以往挨门挨户“拉网式”“地毯式”的监管模式,已不可持续。

  “‘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全覆盖监管方式,对诚信经营的企业来说往往是一种干扰,修正对恶意违法的企业来说却显得力度不够。”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蔡元庆认为,政府部门要认真研究如何以更少的监管成本获得更大的监管效益。

  那么,试点地区是如何防止出现监管上的“真空”和“盲点”的?记者在上海市自贸区了解到,当地工商部门建立了企业分类监管制度,包括对诚信经营企业的扶植激励机制,对违法失信企业的警示制约机制,对屡次违法企业的严惩淘汰机制。

  “对大多数诚信经营的企业,我们减少巡查频次,让它感到‘处处是绿灯’。然后腾出手来,加大对失信企业的监管力度,让它感到‘处处是红灯’。”陈学军说。

  防无证经营:各许可部门对新办企业“一管到底”

  “先照后证”改为“先证后照”后,会不会出现一些企业只拿工商执照、不办项目许可证就开业经营的情况?

  东莞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认为,这种“无证经营”的情况肯定会出现。为此,市政府早有预案,要求各许可部门要对所主管行业的新办企业“一管到底”。

  比如,一家企业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备案的经营范围是“旅馆”,按规定不需要前置许可。但工商部门在发放营业执照后,会立即将相关信息上传监管平台。作为旅馆业的许可部门,卫生、公安部门在提取这一信息后,即承担起相应的审批和监管职责。

  “如果这家企业长期不办理许可证,卫生、公安部门就会将它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直至派人上门巡查看他是不是存在‘无证经营’行为。”范燕彬说。

  试点地区工商和各许可部门均表示,要解决好“无证经营”问题,关键是要做到各部门协调配合,同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记者张晓松)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