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务院出组合拳严堵财政科技资金漏洞

2014年01月22日 23:2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建科研信用“黑名单” 国务院出组合拳严堵财政科技资金漏洞

  一边是数额巨大的科研投入和数不胜数的科研项目,一边是不尽如人意的学术和技术创新成果。一直以来,如何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事关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我国将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单”制度、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等组合拳,发挥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提高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效率。

  “这一改革既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财政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2006年的1688.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约5600.1亿元,年均增长22.73%,7年累计2.42万亿元,占同期全国财政支出的4.37%。

  然而,逐年加大的财政科技投入,并没有带来科研创新成果的巨大提升。中国科学家常年无缘诺贝尔奖,暴露出我国基础研究的短板。

  全国人大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比重只有5%,与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超过18%的占比相差甚远。2011年我国高校的基础研究经费仅占高校可研经费约三分之一,应用研究则占54%。

  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把政府引导支持和企业主体作用有效结合”的投入机制,明确财政资金积极支持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社会公益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对市场导向类项目则突出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决定研发方向、要素配置等。同时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既搞基础科研,又搞应用研究,促进科学与技术、科技与产业融合,推动成果产业化、市场化。

  “这一部署有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决政府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越位和缺位问题。”白景明说,政府科研资金投入效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和市场结合不好。企业最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成果,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搭配机制,有助于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国务院会议还强调要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建立公开透明的申报、立项、评审和批准制度,健全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

  白景明说,此举旨在改变过去财政科研资金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确保财政科技资金真正发挥效益。

  当前,我国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仍存在不少制度漏洞,国家审计报告也披露了不少违规违纪问题。科研经费“扩大用途”“挤占挪用”“虚假报销”等现象在一些单位司空见惯,有的单位甚至“吃喝拉撒睡,都能靠经费。”

  除了资金管理存在漏洞,很多重大科研项目多头申报,也造成财政科研资金的重复和浪费现象。“一个玉米项目,涉及科技机构就多达300多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乌日图曾直言当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多部门都有科技管理职能,纵横交错,重复交叉。

  针对这些问题,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祭出重拳——要强化资金监管,建立科研信用“黑名单”制度,杜绝一题多报、重复资助等现象,消除行政化定项目、分资金的弊端,把资金用到刀刃上。

  要提高国家创新能力,还必须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挖掘科研人才的创造潜能。当前我国科研资金在分配中对科研人员的智力创造重视不够,导致科研人员工资水平不高,也变相导致部分科研经费使用不当问题。

  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同时,推进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落实激励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舍得在人才上加大投入。”白景明说,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是此次改革财政科研资金管理方法的一大创新,既强调调动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也注重增强研发人员的责任和道德意识,并通过落实好外部税收激励政策,真正实现“让创造性智力活动得到应有的回报,让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真正活起来。”

  (记者韩洁)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