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青年报:公款“透明” 送礼者才无机可乘

2014年02月12日 08: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1月22日至24日,河北衡水市纪委、市监察局会同公安局,在衡水市区高速路口和交通枢纽设立检查站点,对公款赠送年货节礼进行重点排查,共发现装载年货、节礼等物品的公车7辆。近日,衡水市纪委、市监察局发出公告,曝光了这7辆公车。(《人民日报》2月11日)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一年有余,逢年过节送礼的大大减少了,可衡水市一些单位置中央三令五申于不顾,顶风违纪,被曝光正是民众所期待的。显而易见,过节送礼主要是以联络感情为名,达到个人升迁、获得利益之实,即使为了单位利益而用公款送礼也有顺带捞取个人政绩之嫌。一些单位送礼多用公款,领导很少自掏腰包。

  现如今,公款送礼常常是通过现金、储值卡或其他有价证券,用信封一装很是方便,相对于公款吃喝而言更具隐蔽性,所以,监督的难度增大,治理起来也绝非易事。但只要盯住选人用人、经费管理、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就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公款送礼的蔓延、发展。

  公款送礼的对象一般只是少数人,多数人享受不到这种“待遇”,其目的无非是个人荣誉、升迁或小团体利益。如果在选人用人上,把条件、名额、程序、结果公开,让普通群众参与进来,完善民主推荐程序,充分反映多数人的呼声;拟制提名方案后,在本单位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变常委会为全委会,变举手表决为投票表决,最大限度地体现每位委员的意愿,增强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公信力,减少“在少数人中选人、选少数人”的情况出现,让公款送礼者既达不到个人目的,也毫无利益可言,就有望从根本上消除送礼的动机。

  要变“无人监督”为“众人监督”。不妨从严格财经制度入手,加强经费监管力度,定期公布账本,采取拉“清单”的方法,从开支内容、时间、经办人等要素一一向群众公布,让群众评头论足,揭开账本的神秘面纱;建立出入库、固定资产登记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账物相符,防止“挂空账”、开“空头支票”,像超市的商品价格一样,人人随时可以查看。让公款送礼者随时有“暴露”的危险,最终无账可报,从源头上铲除送礼的土壤。

  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严格经费预算,从年预算、季预算到月预算,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并及时公布、接受监督和咨询,包括每笔经费预算开支的时间、内容和用途。严格开支预算审批,重大经费开支经会议讨论表决,同时,还要有专家委员会或相应资质机构的意见,防止使用不当,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确保每笔经费开支科学合理,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从过程上控制和减少送礼的机会。

  正如多位接受采访的公务员说的那样,这样的送礼根本不是“联络感情”,而是“巴结权力”。要杜绝这股不正之风,必须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高公权力运行透明度,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监督,消除滋生权力寻租的现实土壤。目前而言,把经费使用监管好,努力消除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既让公款送礼者无钱可送,也让其无利可图,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款送礼才会日益减少。申国华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