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官方:逾五成馆藏文物存在腐蚀 230万件受重度腐蚀

2014年02月24日 11: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24日电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今日介绍,2002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过一次馆藏文物腐蚀损害情况调查,调查结论是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励小捷透露,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发布会,介绍2013年文化改革发展情况和2014年重点工作。

  励小捷表示,2002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组织过一次馆藏文物腐蚀损害情况调查,调查结论是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受重度腐蚀的文物达到230万件,占馆藏文物总量的16.5%。

  励小捷称,各类文物,尤其是出土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受到腐蚀损害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趋势,但是可以采取多种保护措施来延缓这样一个趋势。

  励小捷指出,作为馆藏文物的保护,其保护措施第一位还是改善其保存环境,比如文物库房的温湿度控制,比如对纸质文物光照度的控制,目的是防止产生新的病害,而不是说刚才介绍的50%存在不同程度损害的文物都要动手修。

  励小捷解释,梁思成先生讲过,对文物“要修旧如旧,带病延年”。本身不可能不存在病害,我们是要让它带病延年,所以文物修复工作应该遵循这样一个理念。

  励小捷介绍,“十一五”期间投入6亿元,改善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库房提升项目安排2.5亿元,进入“十二五”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2012、2013年三年的资金安排,馆藏文物修复资金安排达到8.17亿元。

  励小捷指出,这项工作还有其他的瓶颈制约,主要有三条。

  第一是人才匮乏,馆藏文物修复历史上是师承制,尽管近几年来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培训,但是和承担任务相比人才短缺是严重矛盾。

  第二是有些关键技术现在仍然没有突破,比如青铜器的粉质灰的问题。

  第三是可移动文物修复工艺复杂,周期相对较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完成任务。举个例子,一件在泡水状态的青铜器从脱水到定型一般要一年半到两年半,而尺幅比较大的丝织品的修复就要更长时间,“慢工出细活”可能是文物修复的一个规定动作。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