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酷城市”与“富城市”:美国人口流动对中国启示

2014年02月28日 08:2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酷城市”与“富城市”:美国人口流动对中国城市的启示

  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迁移方向,一直是美国经济社会变化发展的“风向标”。而青年人口以及富裕人口的主要流向,更鲜明地反映出美国大都市在吸引创新、财富要素方面的新方向。近期的相关研究表明,美国青年人口逐渐向文化、创新环境的“酷城市”集聚。而将高收入人群集聚的“富城市”与前述“酷城市”进行比较,无疑会给我们提供一个了解美国城市发展趋势的新视角。

  美国人口在“酷城市”与“富城市”的分布趋势,对于中国的城市化建设,特别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作用。如何规划、建设中国的“酷城市”和“富城市”,无疑将成为中国城市“利益相关方”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议题。

  首先,文化素质是吸引创新集聚的重要依托。后危机时期,美国的青年人群流动趋势表明,具有教育、文化资源的城市成为相关年轻群体的青睐之处。在经济要素之外,文化环境成为影响创新能力人群选址的重要依据。当前中国众多城市在吸引外部创新人才时,更多关注经济的吸引力,而较少关注人文环境。美国的经验表明,集聚高等级的文化要素,形成具有识别性的人文环境,将能更有效地吸引有创造力的人群。

  其次,构筑适应青年人特点的住房与就业保障体系。美国特大型城市青年人群外流的主要原因在于住房保障和就业机会的流失。在相关的“富城市”中,青年人群无力承担过高的生活就业成本,因而向较低层级城市流动。中国的城市住房与就业保障体系中,对于青年阶层的设计仍有所欠缺。这种情况往往造成大量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青年人群无力在大城市中获得较好的发展前景。吸引美国大都市发展的教训,未雨绸缪,为青年人提供更有利的住房与就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

  最后,提高二线城市的文化“识别度”。美国青年人所青睐的“酷城市”尽管规模不一定巨大,但却因其文化、教育、创新环境的发展,而具有较高的“声望”。这种声望,就是一座城市的“识别特质”。在经济发生波动之际,相关群体往往更趋向于聚集在此类具有识别性的城市之中。反观中国的二线城市,往往呈现“千城一面”的特点,在城市文化的“识别性”方面有所欠缺。根据美国的经验,以文化建设为先导,提升城市的识别度,是相关城市脱颖而出的重要策略。  (记者孙梦姝)

【编辑:马婷婷】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