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科院专家吁加快大气环境模拟舱建设 服务灰霾治理

2014年03月01日 2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气污染控制中心主任、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首席科学家贺泓研究员1日建议,加快大气环境模拟舱建设,为中国大气环境研究和灰霾治理提供重要平台。

  中科院学部当天下午在北京组织举行“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贺泓做“大气二次颗粒物生成与灰霾研究”主题报告时发出上述呼吁。他说,在成霾污染过程中,二次生成细颗粒物可占PM2.5的60-70%以上。

  “气态前体污染物如何在大气中快速转化形成二次细颗粒物,是中国大气灰霾研究的前沿和挑战性科学问题。”为此,贺泓建议加快大气环境模拟舱建设,加强大气新粒子成核机制,二次粒子形成、增长和老化机制,特别是霾形成机制中的关键过程等研究。

  他介绍说,大气环境模拟舱是研究环境大气痕量气体反应演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在舱内可以模拟现在、将来的各种或特定大气状态,研究大气二次污染形成的机制。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已建成多个大气环境模拟舱,但由于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并不能适用中国的具体情况。

  中科院2010年曾申请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并被列入备选项目。该院将继续申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气环境模拟舱,开展大气复合污染形成过程与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同时,要特别重视基于加强观测发现的霾形成的新现象和新规律,加强实际大气中多污染物共存条件下的二次粒子形成、增长和大气演化过程研究,为评估污染控制技术和措施效果、有效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据悉,大气细粒子PM2.5来源可分为一次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源(二次生成)。一次源是指污染源直接向大气中排放颗粒物;二次源则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产生颗粒物。(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