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提出“三个1亿人”避免空头城市化

2014年03月06日 11: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个1亿人”目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观察家们分析指出,中国直面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矛盾,强调速度与质量,提高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李克强说,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他说,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规划研究室主任李红玉说,李克强总理报告中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表述,为今后城镇化发展路径提出了具体要求,最大亮点是以人为核心,提升质量。“我们不需要空中楼阁式的高楼大厦。”

  江苏省金湖县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搬进了位于集镇上的集中居住小区。

  闵桥镇62岁的张有华老人农忙季节不仅每天要到10里开外的承包地干农活儿,而且还在小区的花坛里种上了葱、蒜等蔬菜。她抱怨说,“一下子上楼了,下地干活儿不方便、农具没有地方放、连买根葱都要花钱了。”

  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党委书记吴晓东江认为,城镇化要充分考虑老百姓个人意愿,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一些地方搞城镇化太急,缺乏产业配套,公共服务业跟不上,甚至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如果农民上楼后“马桶抽水都舍不得”,那就要慢一点。

  李克强提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从业。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提高30多个百分点,5亿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居住生活,中国已经出现多个人口超千万的巨型城市。

  然而由于历史传统、体制机制等原因,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在整体水平、发展方式、战略布局、社会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缺陷,包括“人口城镇化”滞后,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明显偏低;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偏低;高消耗与高污染现象突出;在战略布局、产业结构、发展管理等三方面明显失衡。

  人们注意到,总理在报告中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业人口转移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制度安排。如: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等等。目的就是要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李红玉说,以人为本就体现在政策制定的细节和执行力度。

  在谈到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时,李克强还提出要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通过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让我们的城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更加充满活力。”

  “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差异化发展。”安徽省建设厅总工程师宋直刚说,“‘高大上’是城镇化,‘小而精”也是城镇化。今后的城镇化恰恰是要在有条件的地方返璞归真,尊重地域文化、做大本土特色、留住乡情乡愁。”(记者蔡敏、刘巍巍、徐扬、余里、杨玉华)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