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北第一村”的产业转型难题

2014年03月11日 1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河北第一村”中的产业转型难题

  中新社记者 杨柳

  “我现在真的是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半壁店村党委书记韩文臣11日告诉中新社记者。

  要是在去年10月之前见到韩文臣,他的名字前还有另一个头衔:河北唐山宝业集团董事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河北唐山宝业集团从一个钢产30万吨、职工几十人的村办企业,发展成钢产150万吨、最多时为5000余人提供就业的股份制集团。

  这不仅让韩文臣所在的半壁店村在上世纪90年代获评“河北第一村”称号,也让韩文臣本人挤上了“中国百富榜”。而今,河北唐山宝业集团却遭遇了关停。

  众所周知,以产量排名,世界钢产中国第一,中国钢产河北第一,河北钢产唐山第一。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河北步入了解决产能过剩、谋求绿色发展的“交叉路”。

  去年末,国务院提出五年内压缩8000万吨产能,其中6000万吨落在河北。“我们就在这6000万吨之内。”韩文臣说。钢铁,这个让半壁店村人从低矮破旧的住房搬进别墅,提前实现小康的工业支柱,如今却让村民们面临“再就业”。

  “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这好接受。但如果从好往坏改,那是非常非常难的。”韩文臣说。村里许多家庭都依靠着韩文臣的企业生活,这一关停,等于断了全家人的经济来源。

  “老百姓说我把原来红红火火的企业弄没了。”面对每天去村委会找他的父老乡亲,韩文臣心里满是无奈。

  “这么多年积累的产业叫我不干了,那不是说转型就能转型的。怎么个转法?新企业需要有个从发展、培育到成熟的过程,起码需要十年八年。但是这十年八年,叫这群百姓吃啥?喝啥?这是最大的难题。”韩文臣说。

  一些有技术的年轻人转而到其它企业谋生,而有些剩余劳动力不免会将怨声集中爆发出来,到开平区,到唐山市,甚至到北京讨要说法。

  “老百姓的要求不过分。”韩文臣表示理解。“要么,你给我提供就业;不能提供就业,你就得把土地还给我,我回去种地。可这两个要求,我都解决不了。”

  韩文臣解释道,土地搞了30年工业,再去复耕是不可能了。重金属污染,即便是再种地,打出的粮食也不敢吃。

  “政策是一张纸,不合规的产业得关停。可还需要一个退出机制。如果没有合理的退出机制,很可能产生更大矛盾。”韩文臣说。

  他介绍称,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关注下,“河北第一村”试图将原来的工业用地变为商业用地。通过兴办物流、商贸等服务行业,安置一部分职工。而从工业用地变为商业用地获得的差价可以用于企业转型再发展,或是偿还其它债务。

  另外,开平区还将韩文臣所在的村列为“民改居”试点。村民可以通过转换身份变为城市居民。“土地是集体的,国家有正常补偿,用补偿款可以全部解决社保、城镇医保,再用剩余资金搞点小商贸。”

  眼下,韩文臣正筹划将企业向沿海转移。“不敢再做钢铁了,打算在港口旁边做仓储物流。但这对家乡的就业帮助不大。河北人恋家,多数人不愿意走太远。”(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