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直击珀斯:媒体随本国飞机抵达 空军基地成"联合国"

2014年03月26日 17:03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中午,皮尔斯空军基地短暂开放距离媒体区最近的停机坪 摄/法制晚报特派珀斯记者 刘志伟

  ▲澳空军军官米勒接受记者采访 摄/法制晚报特派珀斯记者 刘志伟

  第19天直击珀斯

  《法制晚报》特派澳大利亚珀斯记者从澳海事安全局获悉,北京时间今晨5时,澳大利亚恢复搜索马航失联客机工作,共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日本和韩国6国参与联合搜索。

  澳海事安全局说,26日的天气状况比前一日好转,今天共投入12架飞机和数艘舰船,搜寻三片合计约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国一架伊尔-76飞机率先出发飞往相关海域。

  因天气原因,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25日曾宣布暂停搜索行动。

  搜索继续

  12架飞机出动 “确认针在哪里”

  今晨,随着相关海域的天气状况出现好转,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马航MH370客机残骸搜索工作重新启动。今天投入执行搜寻任务的飞机达12架,包括7架军机和5架民用飞机。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表示,失联马航客机救援工作现已进入调查阶段。目前,澳大利亚将继续与马来西亚合作开展调查并搜寻马航客机的工作,26日将重点搜寻任何可能与马航客机有关的物体。

  在珀斯的皮尔斯空军基地,一名澳大利亚空军人士重申了搜索的规模和困难。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此次搜索的困难程度,“我们现在的搜索不是海底捞针,是要先确认针在哪里。”

  记者直击

  多国飞机聚集 空军基地变成“联合国”

  因为聚集了多国参与搜寻的飞机,皮尔斯空军基地目前正在体验“联合国的感觉”,而来到空军基地内的媒体区,“联合国的感觉”就更强烈了。因为在这个1000多平方米的地方,已经汇聚了澳大利亚、美国、马来西亚、日本、中国等各国的媒体记者,甚至有记者租了房车过来,准备长期安营扎寨。

  目前在皮尔斯空军基地媒体区的媒体记者越来越多,哪国的搜救飞机来了,这个国家的记者就会第一时间追过来。

  空军基地对媒体的管理很有秩序,各国记者机会均等,且沟通通畅。这让“职业挑刺者”们在这里能够心平气和、井然有秩地把第一手的搜救信息最快地传播到每一个关心马航失踪事件的公众手里。

  基地安保

  保安靠近记者镜头 想上中国报纸

  20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卫星图片上的发现之后,当晚数十名记者就堵在了皮尔斯空军基地大门口,隔着铁栅栏向里张望。估计皮尔斯空军基地一下子被惊到了,在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就在大门口的右手边划定了1000多平方米的媒体区,并允许采访车驶入。

  从那一刻起,空军基地的保安们忙了起来,因为每一家要进入的媒体都要登记姓名、所属单位以及身份证明,记者往往还没靠近门口,保安就会主动出来拦住,说:“这里不能靠近。”记者表示是媒体人员并登记之后,就可以进入空军基地了。在车道上,空军基地还特意设了一排橙色和白色相间的路障,边上留出了一条可以通过一个人的通道,这样每次出入就不用再次登记,考虑得很周到。

  通常情况下,只有一名穿着制服的保安在门口把守。随着各国记者入驻,空军基地大门口也增派了多名保安。本报记者举着相机拍空军基地的门口,其中一名保安拉着另外一名保安靠近记者的镜头笑着说,“说不定我们明天可以登上中国的报纸呢!”但被拉近的保安比较腼腆,笑着准备背过身去。虽然有时候保安们很和善,会和记者聊上两句,但如果记者问到敏感的问题,他们就闭口不谈了。

  采访活动

  “传声筒”米勒 敏感问题从不回答

  空军基地内的媒体区由专人负责,经常进入媒体区内部和记者沟通的有两个人,一位是因为此次事件特别从澳首都堪培拉的空军基地调过来的军官米勒,还有一位是空军基地本身负责媒体发布的新闻管理人员,比米勒更严肃,只在开大的发布会的时候出现。

  最常出现在记者们面前的是米勒,他往往会在具体的活动之前,先做个简单通报,讲讲媒体活动安排,让记者们心里有数。一看到米勒走过来,记者们就知道“要开工了”。

  米勒还会把记者们的请求传达给指挥官看是否可以满足,成了空军基地和媒体记者之间“传话筒”。有时候时间比较早,他也能和记者们多说几句,但讲话很有分寸,敏感问题不会回答,与媒体打起交道来显得颇为老到。

  观看飞机 让记者自己商量派谁去

  到目前为止,空军基地曾经安排一次让记者们观看飞机起飞的视频,安排两次让记者们近距离观看飞机起飞,还有一次安排记者们在搜救飞机返航时与机长对话,但这些活动都有严格的人数限制。观看视频只限三个人,且必须提前报名,而24日下午5点半近距离观看日本搜救飞机起飞则限15名记者。至于具体谁去,让记者们自己商量,同时也有专门的空军基地人员登记姓名,虽然大家都很想去,但秩序井然,媒体往往派一个自己觉得最需要的人,如摄影记者,有的纸媒则派文字记者等,但每个媒体都只派一人,这样机会平等,人人都有可能。米勒这样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媒体区的等待变得更有秩序,也不那么无聊。

  停机坪大树 正好挡住媒体区视野

  为了缓解记者们漫长等待的焦虑情绪,皮尔斯空军基地往往在上午11点左右都会安排一次媒体活动,多是新闻发布会或者提前向记者们发放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的新闻稿。如澳大利亚副总理22日的新闻发布会和24日从堪培拉飞过来的海事安全局官员的发布会,都有公开提问的部分。

  发布会的安排往往会放在能看到飞机的地方,那里是离媒体区最近的一个空军基地的停机坪。记者们往往由空军基地的军官带领,从1000多平方米的媒体区走300米左右,穿过一排高大的树木,走过一片大草坪,经过一些大大的木板房,来到距离停机坪不远的草地上。其间记者被要求不能四处乱走,保持秩序。

  虽然才走出来300米,但这里已很开阔,可以看到飞机从地面滑跑、离地升空,令记者们兴奋不已。25日的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先后看到远处有4架军机起飞,澳空军军官告诉记者,当天天气恶劣,搜寻工作暂停,起飞的并不是参与搜寻的飞机。而如果是在媒体区,因为有大树遮挡,再怎么张望也看不到飞机的影子,可见澳军方安排的“用心之处”。

  限制重重 追问发言人 一出媒体区就会被拦住

  虽然能近距离看到军机,但在皮尔斯空军基地,记者还是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各种限制。比如,发布会一结束,追着发言人提问的记者没走出多远,就会被空军基地人员拦住,不能再走一步。而发布会结束之后的几分钟之内,记者们会被要求迅速回到媒体区。

  媒体区周围也始终有空军大兵巡视,同时也处在门口保安的眼皮底下。除非经过特别许可,记者们绝对不能离开媒体区。一旦到了边界,立刻会有人上来制止。当然,大兵们在严肃监视的同时,也会热心地向记者们提供帮助。昨天本报记者开车出媒体区时,就被路边的大兵伸手拦了下来,“你知道你车的后备厢没有关上吗?”他问,说着随手帮记者关上了后备厢,并挥手与记者道别。

  本版文/本报特派珀斯记者 刘志伟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