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志愿军老兵巧遇往日战场“敌人” 相拥泯恩仇(图)

2014年04月05日 13:54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志愿军老兵巧遇往日战场“敌人”相拥泯恩仇(图)
     3月28日在韩国“砥平里战斗”发生地,何其芬(左一)巧遇韩国老兵,上前握手拥抱 摄/法制晚报记者王辉

  今天是清明,传统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今年的清明因为3月28日437具抗美援朝烈士遗骨返乡,被赋予一重特殊的含义。

  1950年10月起,为让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免遭战火,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作战。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轮流参战130万人,有14万英雄儿女长眠在异国他乡。

  如今,参加过那场战争的小战士都已是耄耋之年。

  我们通过采访,与60多年前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做一次跨时空对接。

  在韩国,何其芬遇到了曾经的“敌人”——十几位年逾八旬的韩国老兵。何其芬和他们互相握手、拥抱、拍拍背,没有了60多年前的“隔阂”。

  18岁时,何其芬在锣鼓喧天、一片欢腾中跨过鸭绿江,心情激动,甚感光荣。而在朝鲜战场,数次激烈的战役下来,他才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战友们一个个离去。

  “至少亲手埋葬了七八十名战友。”何其芬说,那时的他对敌人恨得咬牙切齿。

  时光荏苒,战后顺利归国的何其芬如今已有81岁高龄。3月28日,由韩国交还的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迁回国内安葬,何其芬专门赶往韩国接收遗骸。

  “过去60多年了,还什么冤啊、仇啊。”面对《法制晚报》记者,何其芬说到这句时提高了声调。

  入伍 不顾家人反对去当兵

  何其芬的家在安徽马鞍山农村。16岁那年的一天,正在村子干活的他听到了征兵的通知,顿时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想去报名。

  可是这个想法马上被父亲给否决了:“你敢,打断你的腿!”

  何其芬说,那时刚解放,农村人的思想还比较封建,对于青壮年入伍当兵并不认可,还存有旧社会时期“抓壮丁”、“买壮丁”的思想顾虑。即便如此,何其芬依旧背着家人偷偷报了名。

  1951年春,在部队中刚训练两个月的何其芬跟随队伍跨过鸭绿江支援前线。由于此前曾自学过医学知识,他成了志愿军67军200师598团2营卫生连的一名卫生员。

  前往朝鲜的路并不好走,白天空中有轰炸机,只能晚上走山路和小路。由于供给保障不足,刚出发了几天部队就断粮了。没有粮食的他们只能在山上找野菜吃,何其芬说:“那时最经常吃的是松树果子,又硬又难吃,但没有办法。”

  从鸭绿江出发走了整整16天才和大部队汇合,这期间不断有受伤战士送回后方,何其芬也开始忙碌起来。

  1952年的腊月二十七,何其芬收到马鞍山老家寄来的一封信,信上说,他母亲生病危在旦夕。大年三十晚上,双方停战,部队组织战士们包饺子。何其芬独自一人来到后山的防空洞里,再次翻开家书,再也控制不住,嚎啕大哭。

  痛心 亲手埋葬七八十位烈士

  在卫生连,何其芬除了救护伤员之外,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掩埋战友遗体。

  1951年的10月底的一天凌晨3点多,前线送回来3名牺牲的战士。首长指示,要将这三个人每人挖一个坑给埋了,再找个木头板子写个牌子。任务就落在了何其芬和两个老兵头上。

  将三个遗体搬到村子时,天已经快亮了。天一亮,就很容易被敌人的飞机发现,再挖坑就来不及了。何其芬和两个老兵商量后,决定用炸弹炸开一个大坑,再掩埋。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掩埋战友,三个战友,埋在一个坑里,他们没有名、没有姓,不知道家是哪儿的,他们为战争洒尽了最后一滴血。”何其芬说。

  1953年,何其芬跟随队伍来到韩国金城。按照战前分工部署,何其芬负责对阵亡战士进行安葬。为了辨识身份,战斗前每个志愿军战士的衣服领子、裤腰带、裤腿处都写上了各自部队、家乡和自己的姓名。

  “为什么要这么标记呢?战斗很激烈,腿炸没了,还有上身,胳膊炸没了,还有下身,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身份辨认。”何其芬说。

  “那场战斗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我亲手埋掉的至少就有七八十人!”说到这儿,何其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流泪了,“一想到他们,几十年来,我都不好受。”

  追忆 年逾古稀寻当年老战友

  1953年7月27日中朝双方签订停战协议。第二年,何其芬随着部队撤回到国内,后来转业到了公安机关,从事法医工作。

  70岁之后,何其芬开始了寻访朝鲜战争老战友的工作,他说:“战后大家都分散开来,没有了统一的组织,我只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让这些老战士们能够相聚,再聊聊当年的故事。”几年时间里,他在本县就组织起了50多名志愿军老战士聚会、座谈。

  现在的他还在考虑如何将志愿军老兵组织扩大。此外,他开始写朝鲜战争回忆录,目前已经写好十万多字,题目就叫《原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战士谈跨过鸭绿江》。

  3月初,何其芬了解到月底韩国方面将送还志愿军遗骸的消息,异常兴奋,联系了3位老兵约定前往韩国一起接收遗骸。28日,何其芬等4位志愿军老兵在机场外,手拿挽联:“战友,我们回家”,但他们最终未能进入现场,错过为烈士送灵。

  何其芬说,“应该算是完成了心愿吧。虽然没有见到,但听说,交还仪式还是相当隆重,规格也较高,便于我们见到战友们有个交代。”

  释怀 与韩国老兵拥抱泯恩仇

  送走了志愿军遗骸,何其芬又在韩国呆了几天寻访了当时战斗过的地方。

  3月28日,何其芬来到了“砥平里战斗”发生地——京畿道杨平郡砥平里。正好遇上来这儿举行活动的十多位韩国老兵。

  老远看到这些老兵,何其芬就迎了上去,上前与他们握手、拥抱。因为语言不通,且只有一个翻译,双方更多的是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交流。但何其芬感受得到,“这些韩国老兵们对我们友好且热情。”

  其中一位韩国老兵和他拥抱后,还送给他一个印有韩国国旗的纪念章。何其芬则递给他一张名片,回送他一个中韩停战60周年的纪念章。

  何其芬说:“现在时代变迁了,过去了60多年,就是弟兄两个打架也有和好的时候,何况是两个相邻的国家呢。毕竟是近邻,还有什么冤啊、仇啊!”(记者 王选辉 实习生 邱冬勇)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