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青年报:用细节挤出“三公”经费中的腐败

2014年04月19日 03:4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今日社评

  我国应逐步建立一套完善透明的预决算制度,事前设立标准、通过人大审批,事中每个环节都有监督,事后要有问责。在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化后,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就会得到遏制,“三公”经费问题自然也就归于平常,最终将不再需要公众给予特别关注。

  财政部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央本级包括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与去年初预算相比减少8.15亿元,下降10.2%。(相关报道见04、05版)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政府部门为维持正常的运转和交流活动,发生一些公务性支出是必要的,但由于经费使用过程中长期存在不公开、不透明问题,进而产生铺张浪费、公私不分、公为私用等各种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前些年全国“三公”消费总额一度逐年攀升,越来越庞大,巨额“三公”消费支出引发公众不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2013年中央“三公”经费实际支出71.54亿元,相比预算少花了10.2%。这也是中央“三公”实际支出连续三年下降——2010年中央“三公”经费支出为近年最高,合计94.7亿元,2011年微降至93.64亿元,2012年大幅降至74.25亿元。中央“三公”经费支出近年来的变化情况,足以显示社会监督对公共财政经费具有的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面对日益严重的公费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不良现象,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在议案或提案中要求监督“三公”。2011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承诺当年公开“三公”经费,当年7月,中央部委首次公开“三公”经费。之后中央“三公”支出告别巅峰,开始逐年走低。

  公开“三公”经费有利于公众监督政府开支,有利于促使政府部门压缩“三公”经费开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自2011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后,去年省级政府也拉开了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的序幕。国务院还要求,在2015年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政府部门“三公”经费公开,在公布内容、专业术语解释说明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但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省级政府,在“三公”公开中普遍存在信息粗略和缺乏细化说明等问题,这是目前“三公”公开的一块短板。

  以前在“三公”中,公众只能看到一些“大数”。目前政府部门公开的“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据,仍大多是“粗线条”,少有让公众能看明白的细账。在国务院明确要求细化公开内容后,现在已经可以看到某些款项下的具体数字,但这还不够,公众还想看到实际支出方面的细节。每一单公务接待花了多少钱、接待了谁,每一次对外合作交流活动有几个人出国,每一辆公车有何用途、维护使用费用是多少,等等,都应有具体详细的呈现。细化公开“三公”经费的实际支出情况,容易引发公众质疑甚至是激烈的“口水仗”,但这样的公开,无疑更容易暴露出问题,让浪费和腐败无处藏身。

  “三公”经费平时分散在政府各项支出中,这也造成相关统计工作,不容易做到规范和准确。这是因为“三公”经费不是财政学上的概念,而是公众对现实的概括性表述。目前政府在财政管理上接受了这一民间说法,并使其成为推动信息公开的抓手。在“三公”公开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学会耐心细致地向公众交代每一笔经费的用途,证明每一笔开支的必要性和效益。

  在此基础上,我国应逐步建立一套完善透明的预决算制度,事前设立标准、通过人大审批,事中每个环节都有监督,事后要有问责。在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化后,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就会得到遏制,“三公”经费问题自然也就归于平常,最终将不再需要公众给予特别关注。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