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回村兴业的年轻人:回不去的家乡 难舍离的亲人

2014年05月13日 09:2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2011年,家住合肥市瑶海区罗岗村的王海涛带着“外面的钱更多更好赚”的朴素想法来到了浙江温州。然而没有想到的是,钱没有多赚,所在的企业形势却越来越差。

  2014年春节前,他接到了家里来的电话,家里的地没了,一家人搬进了高楼。但他还是决定回家,因为家里有牵挂。“在外打工感觉没前途,回来才发现,回家也有回家的难。”王海涛说。

  返乡农民工是建设家乡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让这支力量发挥作用,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找到出路,是当地政府的一道考题。

  回不去的家乡

  难舍离的亲人

  和王海涛一样,合肥市瑶海区油坊村的毕权武也是因为企业不景气,2012年从打工的深圳回到了家乡。

  “想家了,想老婆了。”毕权武笑笑,一脸幸福的模样。今年已经30岁的王海涛,也已经有了一个3周岁的孩子,当记者问起他是不是也是想老婆才回来的时候,他微微一愣,然后响亮地说:“想孩子!”说完,偷偷瞄一眼正忙着洗衣服的妻子。

  因为亲人不在身边,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同样的牵挂让两个男人选择了回乡。然而回来之后,他们才发现,这块从小戏耍玩闹的土地,已经不再是熟悉的模样。

  “宅基地还在,但是农田已经没了。回来想种地是没戏了,其实就算有地,估计我也不能适应了。”毕权武笑笑,在深圳待了快10年,大城市的生活习惯已经融化在骨子里,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种地,怕是难调到那样的节奏了。

  最让毕权武烦恼的,就是回来之后跟父母还有村里人知识、观念的巨大反差。“我在深圳干的是电器公司,熟练掌握了‘色选’技术,可每次跟家里人聊起来,他们就说,别扯那没用的,好好养泥鳅赚钱,很难找到共同语言。”毕权武无奈地摇摇头,本想利用自己的技术创业,一直未曾得到理解。

  “在深圳的时候晚上经常和朋友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可回到家里往往9点就要睡觉了,生活习惯完全是天上地下,要知道在过去,10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毕权武说。

  一直等回到家门口,下楼帮忙拎行李的老婆按了电梯的开关,王海涛才突然醒悟过来,家乡真的是回不去了。虽然之前家里打电话已经说征了土地搬了新房,可亲眼见到,仍然冲击很大。看着四周的居民楼,王海涛知道盘算了一路的回家搞养殖的事,泡汤了。

  “原来家里的二层小楼不见了,虽然政府帮忙建的安置房宽敞舒适,或许是出去的时间短,总还是有点不习惯。”王海涛说,刚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春节了,就想着先跟家里人团聚,至于找工作的事情,等过了年再说。

  万事开头不易

  有梦就有希望

  刚过春节,王海涛就忙活起来。村里有劳务公司,妻子在那里找到了工作,已经上班挣钱了,自己大老爷们可不能闲在家里。没地种了,养殖的计划也没戏了,干点啥好呢?

  王海涛蒙着被子琢磨了一下午,最后还是决定,干自己熟悉的,两年的装配手艺可不能浪费了。可一出门找工作,王海涛又傻眼了。

  “本来想着自己又年轻又有工作经验,工作应该不难找。可跑了好几天,全是高不成低不就,要么是待遇谈不拢,要么就是技术不对口。”王海涛告诉记者,就在快泄气的时候,老村主任送来了瑶海区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的宣传页。

  “就想着去试试看,没想到招聘会人山人海,那么多企业。”王海涛笑着指指自己的工作服,“就在招聘会上,我找到了现在的工作。每月工资3500元,还有保险,不比在浙江的时候低,回家,其实也挺靠谱。”

  和王海涛相比,毕权武的创业之路,算是费了老鼻子的劲。

  “离乡快10年,啥都不熟悉了。一下有点懵了神,不知道从啥做起。虽然开始就想创业,但是缺资金,缺地方,所以就先搞起了养殖,养泥鳅。”毕权武说。

  说起养泥鳅的经历,毕权武“满满都是泪”。“还是不懂技术,光下食,就是不见泥鳅长个儿。没干多久,养殖发家的梦想就破灭了。后来静下心来想想,不管多难,还是要创业。创业梦,就是要敢做!有技术,咱不怕!”

  毕权武找亲戚朋友筹了些钱,想发挥自己懂技术的优势,办一个科技公司。可资金有限,自己建厂房肯定不靠谱。就在毕权武愁得茶饭不思的时候,区里开发区科技工业园的工作人员上了门。

  “园区通过村委会知道了我返乡创业的想法,他们调研后觉得我的项目发展前景很好,就主动找上门来。我在园区租到了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还享受到一系列免租和优惠政策。”毕权武笑着介绍。

  “现在区里把已建的百帮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都市科技工业园、物联网产业园等园区都拿出来,创新思路帮助他们创业。仅2013年,就新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215家,吸纳安置就业人员1636人。孵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231家,孵化成功带动就业2845人。”瑶海区龙岗开发区党政办主任孙启军介绍。

  政府帮扶上马

  还需再送一程

  经过一年的发展,毕权武带起了10多人的团队,已经接到了多笔出口订单。2013年,公司出口额达到400多万,让他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

  “现在企业有一半都是曾经一起在深圳打工的老乡。”毕权武颇为自豪地说,就想着能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就业。

  毕权武说,场地在政府帮助下已解决了,但公司要发展壮大,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缺资金,今年计划购买一批设备,资金缺口估计要达到数百万。

  “政府放宽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融资门槛,采取政府贴息方式,提供低成本融资。但是对于我这种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来说,贷款额度相对还较少。”毕权武表示,希望金融机构能创新金融产品,对于有市场潜力的高科技公司增加贷款额度。

  孙启军告诉记者,2013年,瑶海区已经完成贴息贷款额度达3000多万元。同时,在农民工创业园的企业,除享受政府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房租水、电费减免,还可以享受工商行政、税收等费用减免等政策优惠。

  “目前,区政府也在积极研究,进一步加大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帮扶力度。除了协调贷款,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还将按规定给予岗前培训补贴。”孙启军说。

  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顾辉表示,对于返乡就地创业的农民工,需要政府扶上马,再送一程。农民工创业底子薄,面临资金、人员、技术、视野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进行科学规划,很容易失败。所以政府除了协调贷款,给予优惠政策,还应当加强创业培训,让农民工熟悉创业过程,提高创业素质。

  记者了解到,目前瑶海区每个街道和乡镇都设有相关的劳务咨询公司,可以协调帮扶就业并提供分类指导。对此顾辉认为,不是每一个返乡农民工都适合去创业,政府应当加强劳务咨询机构的建设,帮助返乡农民工合理规划,不能一窝蜂创业。(钱伟)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