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应对灾害须读懂市民期待

2014年05月13日 09:5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昨天是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日子,深圳人有一个现成的话题——11日的强降雨。这一场2008年以来最大的降雨,让城市又经受了一回考验,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积累了经验。

  雨情严重,使深圳也出现了街边“看海”的现象。令人欣慰的是,强降雨袭城,并未造成生命损失。这些年,面对频频“造访”深圳的极端天气,深圳市交警、消防、水务、医疗等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防御未来灾害天气的能力。暴雨袭来后,王荣书记、许勤市长到多个地点实地查看雨情,靠前指挥调度。相关单位全力以赴,保持充足力量值班备勤,受灾市民一个求助电话,救援人员驾着冲锋艇就前去救人;车遭水淹的市民,享受交警部门组织提供的免费拖车;哪里道路水深难过,抽水泵车立马赶到现场排水;管网堵塞,水务集团派人前往疏通。预案周详,演练贴近实战,拉动迅速,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为提升城市安全系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场暴雨涤除雾霾,让我们看清这座城市涌动的正能量。扶老人回家的市民、绕路送乘客的公交司机、游到水中护送病人的医生、搬开窨井盖排积水的大叔、不间断贴出温馨提醒的“深圳交警”微博……向危难中的人伸出援手,对许多“不穿义工服的义工”来说,并不是义务,但大家做到了并且做得自然、做得很美。

  平心而论,无论横比或纵比,如今深圳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值得点个赞。欣慰之余也当清楚,与市民的愿望相比,城市的安全系数当进一步提高。读懂市民的期待,才能不断查漏补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市民生命财产构筑起更加坚实的屏障。

  暴雨来后,水泡马路、树木倒伏多发,出现了工地墙塌致人受伤,尤其是原特区外的排水设施暴露出较为明显的短板,地铁施工工地管理也显出了弱点。这些问题,其他许多城市都曾遇到过。尽力减小这些问题发生的概率,在极端天气考验中交出合格答卷,是市民给深圳相关部门的一次联考。

  谁都不愿意遭遇极端天气,但它无可回避。在积极防御中不断进步,才能换得将来面对极端天气安如泰山。改造原特区外排水设施,解决工地施工导致内涝,加固危险边坡、工地围墙等易发事故的部位,做好现场疏导与应急救援,这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公交绕道送客的情形,能否纳入应急预案,为之提供制度支撑?把可行的措施做足、做到位,就能为市民织就牢靠的安全网,有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邓辉林)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