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焦裕禄双手叉腰照系工作人员偷拍 拒为自己照相

2014年05月14日 13:40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他是众人缅怀的人民公仆、干部楷模,同时也是有家有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作为6个孩子的父亲,他一个月挣多少钱?够养活一家老小吗?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在支持他?那些你还不知道的故事

  助人的品格

  上有两位老人,下有6个儿女,焦裕禄和所有男人一样,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而他所生活的年代,工资几乎是家庭的全部收入来源。

  1962年始为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被定为14级干部,时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的刘俊生回忆:“当时我是21级干部,月工资51.5元,焦书记级别高,有130多元钱。”

  在此之前,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数年。工友张兴霖记得,焦裕禄工资有50多元钱,很多工人只有40多元,不过当时物价低,他们的生活相对宽裕。

  可“高收入阶层”的焦家却经常吃不饱饭,也没有积蓄。“计划经济时代要凭票购物,粮票是按照职务、工种配给的,当时工人分粮多,干部分粮少。”焦裕禄任洛阳矿山机械厂一金工车间主任时的邻居张泉生回忆,“我一个月有59斤粮食,焦主任只有22斤,他家人口多,就那么点粮食怎么吃得饱啊!”他想给焦家点粮票,焦裕禄从来没要过。一次,焦裕禄回山东老家时,因为手头拮据,竟没能按家乡风俗给初次见面的侄媳妇包个红包。他去世后,除了常年佩戴的一块手表,没留下任何遗产。

  那他的工资哪去了?

  当年的兰考县葡萄架村大队会计孙世忠回忆,焦裕禄曾连续3个月在此调研,每天都交一斤二两的粮票和4毛钱作为伙食费。“好的时候能吃到馍,有时候就吃萝卜缨子、木薯干。”跟随焦裕禄下乡的刘俊生说,“他交的伙食费只多不少,碰到农民家里条件差的还会另给钱。”

  原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人吴永富第五个孩子出生时家境困难,焦裕禄送去10元钱;工人刘辅臣的妻子生小孩后想喝点小米稀饭,焦裕禄把仅有的两斤小米送到了他家。

  类似的故事听许多人讲起过。焦裕禄工资高却一穷二白,这种怪账只有老百姓算得清楚。

  坚韧的贤妻

  人们谈起焦裕禄,却往往忽略了他背后的女人——徐俊雅。当年爱唱歌的姑娘与能拉会唱的焦裕禄结缘,携手走过兰考治“三害”的艰苦岁月,更在离开焦裕禄的漫长后半生,以一个女性的坚韧抚育6个子女成人。

  “她操持我们这个家,确实不容易,有时会看见她坐在那里哭,但从没听她说过‘难’。”2005年,74岁的徐俊雅追随焦裕禄而去,留在大儿子焦国庆记忆中的印象是“一辈子坚强”。

  “父亲去世前说,不能向组织伸手,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克服。所以母亲非常辛苦,受了很多罪。”长女焦守凤至今记得,焦家小院里一年四季摆着破布和旧衣服,母亲浆洗后就着油灯纳鞋底。

  1932年,出身书香门第的徐俊雅循着焦裕禄二胡的旋律来到那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身边,从此琴瑟相调,成为“榜样”的坚实后盾和温暖港湾。

  “家里一切事由母亲管,父亲很少在家。”在焦国庆印象中,他们见不到父亲很坦然,但一会儿看不见母亲就到处找。

  “父亲最喜欢一家团聚,他走后家里很多年都没有鞭炮声。”女儿焦守军对母亲的失落印象很深,“过年时她总是一边包饺子一边默默流泪,然后在床上躺一整天。”

  几十年来,徐俊雅忍受着悲痛和思念之情,把焦裕禄的品德和家风一点一滴传递给儿女。尤其是对做过县委书记的儿子焦跃进,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干得好,别人说你是焦裕禄的孩子;你干不好,别人也不会说你是徐俊雅的孩子。”

  偷拍的照片

  身披上衣、双手叉腰、眼望远方,这是焦裕禄照片中流传最广的一张。可如此充满意境的画面,竟是偷拍下来的。

  “我给群众拍照片上千张,但给焦裕禄拍的只有4张,其中3张还是偷拍的。”焦裕禄在兰考的一年多时间里,刘俊生经常跟随下乡。如今已80岁高龄的他,讲起照片背后的故事仍兴致盎然。

  1963年9月的一天,焦裕禄到老韩陵检查生产,在红薯地里跟农民一块挥起了锄头。“这又激起我给他拍照片的念头,可怕他阻止,我就把身子转向另一侧,偷拍了一张他锄地的照片。”刘俊生说,以前每次拍照,焦裕禄不是把身子躲开,就是摇摇头、摆摆手。随后,刘俊生又透过人群的缝隙,偷拍下他蹲在花生地里拔草的镜头。当天午饭后,焦裕禄到胡集大队查看泡桐生长状况。“焦裕禄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放,说‘咱春天栽的泡桐苗都活啦,10年后,这里会变成一片林海’。我看他那么兴奋喜悦,就掏出相机,当他叉腰走到一棵泡桐树旁时,又偷拍了一张。”时隔50余年,刘俊生对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深刻。这就是那张传播最广的照片,焦裕禄身后的泡桐就是著名的“焦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一同下乡的干部向焦裕禄建议合个影,焦裕禄说:“咱照相有啥用?”刘俊生趁机问出长久以来憋在肚子里的问题:“焦书记,每次下乡你都告诉我带上照相机,为什么不让我给你照相呢?”

  “我是让你多给群众拍些照片,你不要想着跑前跑后给领导拍照片!”几十年来,一想起焦裕禄,这番对话就盘旋在刘俊生心头。“焦裕禄有很多感人的镜头,我却没拍下来,这是一个通讯干事的失职。”刘俊生至今仍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

  留给儿女一生回味的家风

  5月的柔风再度吹起,兰考的焦家小院里,地面上白色方砖的缝隙中长出了绿油油的春草。尽管已多年不曾住人,但每年这个时候,焦裕禄的儿女们都分外想念它,因为焦家人曾在这里生活了30年……

  曾令女儿委屈不满的“家风”如今是她的骄傲

  “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时隔50多年,父亲的话仍回荡在焦守凤耳边,曾令她委屈不满的“家风”如今是她的骄傲。

  初中毕业后,焦守凤没能考上高中,兰考几家单位提出为她安排工作,话务员、教师、县委干事……体面的职业让十几岁的姑娘心花怒放,但很快被父亲泼了冷水。

  “县里的好单位干部子女不能去,俺爸规定的。”焦守凤清楚记得,父亲把她领到食品厂。秋天腌咸菜,焦守凤经常要切上一两千斤萝卜,不过她更怵的是辣椒,一天下来手都会烧出泡,晚上疼得睡不着,只能在冷水里冰着。

  1964年,当焦裕禄病重不起,19岁的焦守凤被叫到了病床前。“他说没为我安排个好工作,死后也没什么留给我的,只有一块伴他多年的手表当作纪念。”让焦守凤更铭记在心的是,父亲要求,有困难不能向组织伸手。这个嘱托让她的母亲徐俊雅吃了很多苦。

  “父亲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凡事不能搞特殊。”大儿子焦国庆很少体会到县委书记家属的“风光”。到兰考不久,正上四年级的他听见与县委一墙之隔的剧院锣鼓叮当响,好奇地从后门溜进去,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是焦裕禄的儿子,于是没有买票,结果回家后被父亲狠狠训了一顿,那是他记忆中父亲最严厉的一次。

  父亲的严律后来成为儿女诚心秉持的人生信条

  “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焦裕禄的家训,曾为儿女们带来委屈和不满的严律,后来却成为他们诚心秉持的人生信条。

  焦国庆参军到山沟里的农场劳动4年,转业后进地税局,几十年来工作勤恳、老实本分;经过酱菜厂磨炼的焦守凤,面对单位两次分房子,都态度鲜明说不要。“晚上能有张床睡觉,那就是好的,我不要求多高的条件。”当待业的女儿希望托关系找工作,她像父亲当年一样断然拒绝:“老子是老子,你是你,各人的路各人走。”

  焦跃进是焦家儿女唯一一个像父亲一样走上政途的,先后做过兰考县东坝头乡党委书记、杞县县委书记等,如今任开封市政协主席。虽然父亲去世时他年纪尚小,但母亲延续了父亲的教导。

  “老焦有一句名言,蹲下去才能看到蚂蚁。你得跟你爸爸一样,跟群众打成一片。”焦跃进经常从母亲口中听到这些话。“爸爸既是精神财富,也是一种压力,鞭策我绝不能给他老人家脸上抹黑。”

  悠悠琴声成为子女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长久惦念

  在严厉之外,焦裕禄也是充满温情的慈父和鹣鲽情深的丈夫。

  焦裕禄最喜欢一家团聚的气氛,尽管他在家的时间少之又少,但只要一回家,孩子们就一拥而上,腿上坐一个,背上驮一个,脖子上挂一个,这样的场景,成了儿女们对父亲最温馨的记忆。

  焦裕禄会拉二胡,爱唱京剧,热衷劳动,他也把这种热爱生活的情趣传给了儿女。“麦收时带我们割麦子,秋收时割豆子,弟弟才三四岁,只要会走路都要参加,大的割,小的拾。”焦国庆回忆,父亲讲勤俭节约、爱劳动是老一辈的传统,从小就要学会。

  与母亲的琴瑟相和,也是焦守凤和弟妹们怀念与敬仰父亲的重要一面。当年体谅焦裕禄工作忙碌,徐俊雅承担了所有家务,连手绢都不舍得让焦裕禄洗,寒冬里甚至体贴地把他的衣服放在两层被子中间焐热。而焦裕禄一有空,就拉起徐俊雅喜爱的二胡,悠悠琴声成为子女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长久惦念。 -河南法制报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