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改革不缺“大区总裁”而缺“产品经理”

2014年05月14日 13: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改革,是一个让笔者觉得纠结的词。

  上世纪的改革开放,让笔者父辈享受到了明显的改革红利。现在近而立之年的笔者,也因此在昔日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但进入媒体工作后,作为区域的观察者,却发现改革尤其是地方改革的成效,已难如当年那般明显。

  以今年三水的“深化改革十六章”为例,16项专题改革涉及到三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多个深层次难题,改革也分别以区领导领衔的方式开展,区委层面更是于今年2月,成立由区两位主官任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其力度不可谓不强。但在推进过程中,改革的压力日益凸显,部分改革的进度也不尽如人意。

  笔者与周边兄弟区的内部人士交流时也发现,这种情况并非三水独有,一些人士对此也颇为头疼。

  对于这种情况,当下最时髦的“互联网思维”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启示。

  在互联网企业中,有一个看起来不是很高端但又非常重要的职务,叫产品经理,即IPM(Internet Product Manager),前百度的俞军、腾讯的马化腾等,都是非常知名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业界甚至有说法:互联网产品经理决定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成败。

  上述说法的根据,在于产品经理对互联网市场的核心把握作用。其生存根基在于,产品对于互联网市场的至关重要性:无论是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还是后起之秀的大象安全套等,都提供了足够有吸引力的功能产品,其也由此赢得用户、形成粘度,而用户的意见、建议等反馈,又成为产品改进的重要动力与压力。

  如果将这种产品思维放到地方的改革上,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出现了:改革者不是在做产品,而是在做方案。笔者细细浏览近期的一些改革方案,这种感觉尤为明显:既缺乏特定的针对群体,又缺少有足够吸引力的改革产品。用互联网思维来说则是,既没有真正研究用户,又缺少真正吸引用户的产品。有内部人士甚至为此“吐槽”:专业科室的人不做方案,写材料的人写方案,怎能准确把握改革需求?

  回过头去看历史,不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还是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抑或此后的产权改革,无一不是抓准了“用户需求”,通过制度设计形成强大的“得利群体”,这种“得利群体”继而又对改革深化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这完全是互联网产品思维的早期历史版本。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改革尤其是地方性改革的细分趋势愈发明显。比如教育领域改革,往往由基础教育、职教、成教等多个子领域,由人才、课改、薪资等多个小课题组成——这样的改革,显然不是一份大的教育改革方案可以解决的,更不是非专业人士可以操刀的。

  面对这种局面,负责改革的部门不妨借鉴一下互联网思维。首要则是设立改革“产品经理”,由跟改革针对群体接触最紧密的一线人员担纲,其不负责大领域的改革工作,而是负责研究细分群体,设计具体改革产品,整体的制度把握和“跨界”协调,则由部门领导甚至区领导负责。

  这种小团队的改革运作模式,有助于敏锐捕捉细分群体的需求,从而设计出真正有吸引力的产品。这是互联网思维下的需求至上原则,也是改革能深入人心的根基所在。伴随这种改革架构变化而来的,则是相应的激励机制等变革,这需要更高层面进行考量与设计。

  可以说,借鉴互联网思维,地方改革方向基本已定,改革最紧缺的不是“大区总裁”,而是“产品经理”。如果地方改革在这种架构和导向上能更契合互联网思维,改革给我们的感觉,也许就不再是纠结。( 赵进)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