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易容”发票背后隐藏了多少潜规则?

2014年05月14日 14:01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小小一张发票,写明的是消费金额、时间、地点和单位,然而很多时候,明明白白的消费背后是不明不白的公款私用现象。为清扫这一贪腐温床,今年“五一”期间,一些地方纪委将整风肃纪的目光聚焦在公款消费发票上:辽宁省纪委督察组在朝阳市多家酒楼发现多张疑似公款消费的发票,北京市纪委通报“五一”期间共发现相关单位在“顺峰”“净雅”等高档餐厅消费的发票30余张……中央禁令下,发票如何“变形”?背后隐藏了多少潜规则?

  自十八大以来,中央的反腐工作不断推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方面,是“公务员越来越不好当了”的感叹,再加上公车司机迎来辞职潮,可见三公支出在系统内部已经日益规范;另一方面,则是一些面向公款消费的高端餐饮企业、面向政府晚会的演出公司,从纷纷倒闭到纷纷转型,甚至“二次创业”,可见三公支出在系统外部也得到有效约束。这样的现实令人欣慰。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亘古不变的博弈原理,而发票上的腐败,就是一个现实案例。其中屡试不爽的一招就是“易容”发票。记者调查得知,逢年过节,一些商场、酒店就会迎合市场需求,跟党纪法规大玩“躲猫猫”的游戏,开具一些名不副实的发票。这样的“易容”发票,是对制度正义的消解,也间接助推了腐败的风气。海南儋州原市委常委、秘书长权晓辉就将公款报销作为敛财手段,公款消费报销共计404.94万元,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

  所谓“易容”发票,就是明明是一些官员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的钱,但在发票上,却开成“办公用品”。多个公务员系统的内部人士均表示,“办公用品”就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新闻中就提到,一个县下属单位每年办公用品的消耗就达100多万元,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可以说,“易容”发票的存在,因为其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干扰了正常的监督体系,让腐败行为变得更难监管。

  对这样的举动,早在2003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就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杜绝开具虚假发票的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购买生活用品等物品时,以“办公用品”的名目开具虚假发票用于公款报销。遗憾的是,尽管监管触觉很敏感,但监管执行却很迟钝。这些年,“易容”发票频频被媒体曝光,可见对其的监管仍有形同虚设之嫌。

  在这样的境况下,“易容”发票大有沦为腐败隐身衣的趋势,这急需纠偏。一方面,因为“易容”发票涉及税务、工商等多个部门,存在“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这些部门建立联动的监管机制,加强日常稽查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则是法律“亮剑”,对于每一起“易容”发票所涉及的腐败,都要进行严厉的处罚与问责,如此才能形成必要的震慑力。简言之,只有在强有力的监管与问责之下,我们的钱袋子才能更好地守住。

  (评论员 龙敏飞)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