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北女厅官督导记:果断化解信访积案 不拖泥带水

2014年05月26日 13: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石家庄5月26日电 题:河北女厅官督导记

  中新社记者 陈林

  河北省委化解信访积案第一督导组组长郭俊苓近日遇到了一件尴尬事。

  一切缘起于在河北石家庄某县的一次例行督导。当日,因信访大厅工作人员临时不在,前来暗访的郭俊苓变为接访者。就是这次接访,让她走进上访者家中,也遭遇了督导工作以来的一次尴尬。

  这是一个普通农家小院,迎接郭俊苓的不是寒暄,亦没有礼节式的接待,却是映入眼帘的一口棺材。

  由于对交通事故处理存有异议,这家人拒绝把老人下葬。见此情状,郭俊苓掏出随身带着的500元人民币,哪知老人孩子在一旁冷冰冰地说“少拿这点钱了事”。

  这让这位曾在抗击非典、汶川救灾中有突出表现的厅级官员一时略显尴尬。她楞了一下神,缓缓说,“这是我自己的工资,我给老人先磕个头。”

  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郭俊苓,是河北省政协常委、省总工会正厅级巡视员。近日她又多了一个督导组组长的身份,为期一个月。记者在征得她本人同意后数次跟访。

  在中共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将化解信访积案做为专项行动进行安排部署。

  当得知这是在信访局遇到的省“官”后,老人的孩子流着泪抱着郭俊苓诉说遭遇。临别时,郭俊苓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村民。

  接访情况通报当地数日后,郭俊苓再次路过该县时买了一大袋西瓜,第二次走进上次的小院。

  “第一次以为她是面子事,没想到还会第二次来。”听说接访的人又来了,之前上访的老人侄子张庆彬顾不上浇地,穿着雨鞋就跑来了。

  看到棺材依然停放在家里,工作一直“强势”的郭俊苓有些生气。随即拨打电话严肃告知当地官员,要求召开专项办公会,务必妥善处理,让老人入土为安,并表示她本人也将参会。曾对她产生误解的家属闻此欲下跪感谢,郭俊苓匆忙拉起,“这可使不得,多年前我也是个农村娃”。

  会场上,郭俊苓一句“换位思考,在座各位父母百年后一直停放家中怎么办”的问句让一些官员低头不语。她说,事故的争议要等司法机关的结果,她只想希望推动各部门尽快、依法、合理处理此事,把老人的丧事给办喽。

  数日后一个上午,司机接到电话得知在家里停放18天的老人已顺利安葬,家属要来送锦旗时,郭俊苓让司机婉言谢绝,淡淡说,“事情处理了,老百姓不埋怨我们就足够了。”

  “不见到郭主席,我们明天、后天还要到省城。”死者亲属张明群说,到现在也不知道巡视员是什么官,比县长大还是小,觉得她能为百姓办事,我们一起只想和她拍张全家福。

  “这是个得罪人的事儿,多年来遗留下来的信访积案多会牵扯到各方利益。”郭俊苓对同组6名组员说,所以工作中一定要认真,不能走过场。

  在各地督导中,郭俊苓有时候会特意穿上一件很土的衣服,假装上访。“主要是查接访领导是否在岗,同时督办一些案件。”

  看到一些人在上访,郭俊苓会主动说“我是督导组的”。她坦言,在一些基层,推诿扯皮、不作为现象严重,“但整体大环境还是好的”。

  在某县,得知当地结案率、息诉率很高时,向来工作严肃的郭俊苓第一次露出笑容,握着信访干部的手表示感谢。

  干练、果断,做事较真儿,不拖泥带水。这是在数次随访中郭俊苓留给记者的印象。有时在返程路上她也在反思,自己身上也存在着耿直、不会拐弯、碰到推诿扯皮会上火等缺点。

  郭俊苓说官员应树立公仆意识,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敢于拍板决策,勇于承担责任。不能怕担责任,就不干活。“一个人不会一辈子都当官,你还有家人、孩子,不要等退休那天让老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

  最多一天,她曾经跑了5个县市区,司机笑着直喊困。整个督导工作结束时,司机看着油表说一月跑了5000多公里,“这在机关的车里不常见”。

  “司机认出我后,死活不肯收车费”,曾在邢台市做过8年副市长的郭俊苓,在调到省城数年后回到邢台打车的一次经历,让她多年后依然心存欣慰,记忆犹新。“其实老百姓最容易满足,能办点实事,他们会记一辈子。”(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