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让市场决定京津冀经济圈副中心

2014年06月24日 10:1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首都经济圈副中心的争夺。今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随后,河北出台相关城镇化建设规划,京津冀一体化骤然升温。在这股潮流中,除北京的通州、怀柔外,仅仅河北省内就有保定、廊坊等6座城市争当首都副中心。近日,媒体报道,天津有关部门正研究推动天津武清、宝坻作为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区域,天津也加入首都经济圈副中心的争夺中。

  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和天津一个是国家政治中心,一个是北方经济中心,这两大中心的格局并没有问题。京津冀城市群最大的问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尤其以北京周边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为区别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主要特点。在长三角,人口在200万到500万以上的城市达到7个,而京津冀地区只有唐山、石家庄达到这一人口规模。从人均GDP来看,2012年北京和天津人均GDP分别达到14027.13美元和15129.04美元,而河北省人均GDP仅为5838.95美元,不仅远远低于京津两市,甚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094美元)。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城市群或者京津冀经济圈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在区域经济联系上,远不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中小城市星罗棋布,形成了完整的区域经济概念。长三角同样如此,以南京、杭州、上海形成三角,中间苏州、无锡、常州、嘉兴等城市各具特色,城市群之间没有显著经济落差。在一体化层面,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更加明显,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社会保障还是养老、医疗、教育,珠三角、长三角都相对均衡,而京津冀则内部差距巨大,其中尤其以北京与周边地区差距过大。

  由此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央政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二十年,城镇化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城市群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对京津冀来说,区域发展不平衡固然意味着困难重重,但也意味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能够顺利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那么,京津冀地区就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快速增长点。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推进的最大阻力是什么?今年3月26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发布的2014年《京津冀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城市群的市场化程度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产业聚集与发展更多的是政府主导下以行政规划的方式形成的,行政垄断色彩较浓。京津冀一体化最大的困难还是破行政化,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本位主义,要变行政主导为市场主导的城市发展格局。在竞争京津冀经济圈副中心的潮流中,无论是河北还是天津,不少城市希望北京将部分行政单位和企业迁移过去,让自己成为所谓副中心,但京津冀地区真正的副中心一定是在经济发展中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不能指望中央政府行政指令某个城市为副中心就成了副中心,并且所谓副中心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数量,一个区域完全可以有多个副中心。地方政府要做的不是挤破脑袋争取行政指令,而是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病,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创造条件等方面努力。( 朱迅垚)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