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中国中高速增长将跨10至20年

2014年07月16日 05:0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山东青岛港外贸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

  俞方平摄(新华社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表示,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预期向好,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改善民生都有新的进展,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增长潜力和回旋余地,对经济能够实现中高速增长和持续健康发展充满信心。专家认为,随着二季度经济数据回暖,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已得到缓解,不会出现失速风险,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经济向好势头确立

  随着二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上半年一系列的“微刺激”措施终于连续显出了实效。反映制造业活跃程度的采购经理指数(PMI)6月份达到51.0%,连续4个月回升并创下年内新高。其中反映市场需求端的新订单指数为52.8%,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为去年10月以来的高点;生产指数则连续2个月回升,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达到53.0%。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看来,PMI呈现向上态势的数据有力表明了我国经济已经由低转稳。

  与此同时,一系列宏观生产指标从5月份开始已经企稳。5月份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71%,为今年以来的次高。此外,需求情况也出现了改善。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累计增长17.2%,增速仅比1月至4月回落0.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更是从4月的0.9%大幅反弹至7%。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认为,国务院加快投资和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已经开始初见成效。

   下行压力仍需破解

  尽管经济向好势头已经逐步确立,但是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在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看来,经济下行压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金融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经济自主增长的动能很弱。年初以来,房地产、制造业投资不断回落,前5个月累计增速仅为14.7%、14.2%,拖累前5个月固定资产的名义增速仅为17.2%;另一方面,前期所积累的资产泡沫、高杠杆率、过度负债等问题使经济、金融系统内生脆弱性增强。在此背景下,经济增速的持续放缓、资产价格的破裂等会导致微观部门资产负债表状况恶化,造成经济下行趋势的自我强化。

  因此,如何破解当前下行压力成为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认为,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仅仅根据经济运行走势,在上半年观望、下半年发力,使经济总是在“前低后高”中循环是不行的。应当用当期举措引导长期预期,在当期政策的稳定性上下工夫,走出“经济走弱来点刺激,经济走强刺激退出”的循环,可以采用“降税、降息、降准”的办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我国需要通过“微刺激”和“稳增长”政策逐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并且结合稳增长、结合推动改革方案的落实来促进结构的调整,政府通过“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相对薄弱且需要改善的部分,进而实现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不会出现失速风险

  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看来,我国从1978年到2007年,经历了整整30年的高速增长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换挡,进入7%到8%的中高速经济增长阶段。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不过,中国经济在经历换挡之后,并不会出现失速风险,未来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的潜力很大。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认为,支撑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客观条件至少有5个方面:我国制度和体制改革红利大量存在并有待进一步释放;我国传统人口红利大幅度下降和接近消失,但新人口红利已经且正在继续大量形成;我国个人、城乡以及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存在形成的经济增长的内生推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率的迅速提升;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对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机遇及其挑战等。这5个方面客观地支撑着我国现阶段8%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范剑平表示,未来10到20年,我国将同时是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这决定了我国经济一定程度内的降速,同时又能保持在中高速挡位。

【编辑:官志雄】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