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12小时徒手刨出儿子:才满三岁 却已永别

2014年08月05日 09:36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遇难者家属还沉浸在伤痛中 翟剑 摄

  刘永才(左)、刘永红兄弟俩一个失去妻子,一个失去孙女。翟剑 摄

  龙泉村,路边送别亲人的村民。黄兴能 摄

  不停歇的余震,持续改变着这座山村的模样。从地震那一刻起,几乎所有的砖混结构房都受到重创,顶上青瓦散落,残留下光秃秃的木架,地上堆满瓦砾,坝子两侧是陡峭的照壁山,阵雨一次次松动着泥土,公路沿途不断有巨大的石头从山顶滚落。进村路上,艰难往外走的受灾村民与记者擦肩而过,而更多的人选择留在余震不断的家乡,守护在亲人的左右,即便至亲至爱之人的生命之钟已经停摆。

  1 操场上的21具遗体

  11人是老人7人是娃娃

  距鲁甸县不到20公里的小寨村,成为交通管制的最终卡点。为了保证120急救车能顺利运送伤员,外来车辆不允许上山,我们徒步进村,沿着盘山路走了4小时后抵达龙头山镇龙泉村。这是震中龙头山镇里距离县城最近的一个地方,自然成为救援、医疗队伍的第一站。

  天气转晴,风中传来一阵麻麻的清香味,是龙头山镇特产青花椒的味道。村里几乎每户人家在山上都拥有至少一亩花椒地,眼下正是花椒收获的季节,一家三口抢收两天,才能将一亩枝头满刺的小小果实摘完。地震发生时,村中从青壮年到十多岁的小孩,几乎都在坡上采摘青花椒,直到,山上碎石飕飕滚落,呼喊声传来,劳作的人们才意识到——地震来了。

  一排垮掉的屋舍前,是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小操场,不远处的山坡上是一所废弃的小学,群山环抱,粉色的不知名山花在各个角落绽放。篮球架还很新,假如没有地震,这里依然是村中年轻人最爱出没的地方。昨天,这个小操场暂时作为一个殓房使用,村民们用粗长的四根木棍制成简易担架,用棉被仔细包裹亲人的遗体,从四面八方抬着过来,整齐地停放在操场两端。

  下午4点,我在现场看到两排遗体,共21具,长长短短。人们告诉我,这21名遇难者除了龙泉村外,还有周边灰街子村、甘菜园等村落的,其中有11名老人、7名孩子。

  操场周边台阶上坐满了村民,许多人脸上有着明显伤痕,指甲缝里全是泥。此刻,他们正等着民政部门派人来接走遇难的亲人。现场超过百人,却不喧闹,人们唯一交流的只有眼神,可是眼里讲述着太多的东西。

  2 家属拉着记者讲述

  希望亲人的最后人生得到记录

  当得知我是记者后,几位遇难者家属不断拉着我,主动告知逝者的名字,希望家人的最后人生能得到记录。

  “我不吃,不要和我说话。”操场一角是三具小小的遗体,一位赤着脚的大妈正在哭泣。她半跪在一具遗体前,左手抚摸着被褥下露出的一双小脚,右手斜向遗体,举着一把阳伞。打听后才知道,她姓董,地震时在厨房做饭,没能救出屋里3岁的小孙子。

  “村里死了15人,我家占了小半,很多房子下面露出人的脸,我就挨个翻看,看看是不是我的亲人,我一点也不怕。”李三财是灰街子村村民小组组长,43岁的他,双眼红肿得有些吓人,赤裸的上身布满血痕。瞬息间,他失去了6位亲人,包括儿子、侄女、二婶、哥哥、两个侄孙女。6人都是他和弟兄们从废墟中刨出来的,最难寻找的是儿子李烨,二层房几乎夷为平地,足足刨了12小时。摊开双手,伤痕累累。“到冬月(12月)14日,他才满3岁,特别聪明啊。”李三财一边讲,一边拿出手机展示儿子的视频。那是一个眼睛圆圆,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对着镜头唱歌跳舞,毫不怯场。李三财的妻子坐着朋友的摩托车下山了,她要进城给孩子买一套好衣裳,“他的短裤T恤全部被砸烂了,连鞋子都是烂的,现在赤身裸体地躺着,不能让他这样上路。”

  另一边,25岁的蔡明艳几近崩溃,她在村口的加油站工作,地震时,4岁的女儿在大妈家玩耍,地震后,她骑上摩托就往大妈家冲去,屋里3个孩子被埋,废墟下,依稀能听见咿咿呀呀叫“妈妈”的声音。其他两个女孩都被刨出来了,人好好的。大雨中,她在废墟刨了几个小时,叫着女儿的乳名“我函,我函”,却始终没有回应,等孩子刨出来时,已经没有了气息。“女儿小小的身体软软的,还是热乎的。”蔡明艳撕心裂肺地哭泣着,回忆着女儿的聪明、爱漂亮,“偷穿妈妈的高跟鞋,爱用妈妈的化妆品把自己的小脸抹得像猴屁股,还觉得特别美。她之前看上了乡街子的一件粉红外套,48元,要了好久,大前天我终于买了,她就穿了一天。”抱着这件外套,年轻的母亲泪如雨下。

  “你写写我妈的事嘛,我妈被挖出来时还活着呢。”51岁的唐天发当时正在去背包谷肥料的半路上, 81岁的老母亲下半身被瓦砾埋住,救出来时,神志已不太清楚,本想送医院,但发现村卫生所也已经被震平,焦灼中,血痕遍体的老人去世了。遗体上盖上一大捧不知名的灌木丛花,桃红色,据说是老人生前最喜欢的。

  下午6点,又下起小雨,灾民纷纷拿出伞给遗体遮雨,甘菜园村的苏云龙赶忙从家里拿来一大捆红白蓝塑料布,有十几斤,这种8元一斤的塑料布往日是铺在地上晒花椒的。雨点越来越大,人们帮忙把塑料布撕开,分别盖在遗体上, 最后一块,苏云龙盖在了自己老父亲的遗体上。

  3 走出去避一避

  还要回来建家园

  吃饭问题已得到解决,几位村民大姐,在小院里开起了大锅饭流水席,到地里现摘瓜摘豆,大盆大盆不间断地炒菜,米饭大盆煮着,开水烧个不停,过往的人都能免费吃上热饭,喝到热水。

  就在小操场不远处,已经支起整齐的民政救援帐篷,天蓝得让人安静。村口的加油站成为幸存者的集结地,地震中,这个加油站展现出的坚固,让村民放心,救援人员提供的简易行军床就密密地支在这里,家长们把孩子送到了这个目前看上去最安全的地方。

  街头不时有急救车呼啸而过,各种救援队伍穿行其间,从服装和标识就能轻松区分,路两边全是帐篷,里面有人酣睡,也有人在聊天,孩子们似乎没有了恐惧,大多数已经换好衣服,爬在床上嬉戏,打闹,好奇地看着正在写稿的记者,这也成为这一天最让人放松的场景。

  夜幕降临前,路上大批村民往外走,他们难掩疲惫,随身细软不过是个小小的包袱或背篓,牵着抱着孩子,只有少数人有摩托车。“村里没有电,余震又多,到县城去躲躲。”

  一路问了几人,都打算暂时不回龙头山镇了,至于家园重建,他们还在等待着来自政府的通知。“到时候再回来一起干。”一位村民语气坚定。

  春城晚报 特派记者 赵希

【编辑:朱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