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应尽快建立地震预警系统 把钱用在刀刃上

2014年08月06日 09:32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四川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称,该所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为昆明、昭通、丽江、宜宾等地的26所学校提前6至37秒提供预警警报。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从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树,从四川雅安到云南鲁甸,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也汲取了血的教训。此次鲁甸地震,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反应更迅速,救灾更专业,信息更透明。不过,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在建立和完善地震预警机制已成共识的情况下,我们该快马加鞭。

  地震预测、预报、预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指通过分析研究提前判断地震发生信息,预报是把预测结果进行发布,预警则是指在地震发生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目前,地震预测、预报还是世界性难题,而地震预警大有可为。

  事实上,鲁甸地震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地震预警系统所预警的第14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第一次预警破坏性地震是2013年2月19日云南巧家4.9级地震,迄今中国最大的被预警的地震为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7级地震。事实证明,这些地震的预警,系统未出现一次误报和漏报,相当可靠。

  雅安地震时,该系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给雅安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5

  秒,给成都市主城区的预警时间为28秒。毋庸置疑,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目标造成破坏前,抢在严重灾难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哪怕提前争取几秒都可以极大地降低损失。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达到60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95%。

  与日本的地震预警相比,我国的地震预警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早在2007年10月发布的《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就明确提出建立地震预警系统,但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地震预警系统才真正受到重视。应运而生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拿出了不俗的表现,多次对破坏性地震进行了成功预警。今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38周年之际,地震预警四川省重

  点实验室宣布,跨越5省的南北地震预警网贯通并启用。

  不过现实不容乐观,我国地震预警系统存在覆盖面小、信息发布渠道窄、公众地震预警意识低等很多不足。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地震预警监测、预警信息产生、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接收等几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失灵,都会使预警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亟须国家层面的支持。比如,从国家立法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保障地震预警系统在全国加快推广。

  特别在资金投入上,国家地震局的年度预算年年上升,2013年达到40.86亿元,但真正用在地震监测上的少之又少。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通过多种途径加快推广地震预警系统,这是当前最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问题。(陈广江)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