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大旱:古稀老汉挑水浇菜 打工仔返乡救急

2014年08月06日 0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8月5日,河南嵩县,一座水库由于干旱水位下降,留下能伸进胳膊龟裂纹。 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中新社河南嵩县8月6日电 题:古稀老汉挑水浇菜 打工仔返乡救急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张凤光返乡已有月余。

  一无逢年过节,二无播种收获,这打破了他过往返乡的“铁律”。

  远在浙江宁波一家电子厂打工的张凤光,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人民币,是每亩地年收入的3倍。就在一个多月前,他匆忙回到上千公里之遥的家乡——河南省嵩县黄庄乡古垛村,靠天然水窖取水生活的山村。

  “没水吃了,家里没法生活了。”36岁的张凤光家中有年迈的父母,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我这次回来,只为吃水。”他说,家中没有能够挑水的人。

  自进入今年6月以来,河南省高温、少雨、干旱天气持续发展,平均降雨量是1951年以来最少年份。官方统计,已有超过74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平川仅占全县总面积0.5%的嵩县,旱情尤为严峻。嵩县水利部门数据显示,全县31座小型水库干涸一半;948眼机电井,775眼出水不足;1100座水窖干涸。

  张凤光千里返乡只为水,正是当地吃水难的真实写照,他所在村庄220个水窖,160多个干涸。

  在政府送水进村之前,古垛村200多户没水吃的家庭要跑到7公里外的地方拉水。张凤光说,“我不回来,家里怎么生活?”

  “都是因为吃水的问题。”古垛村支部书记刘满强直言,由于缺乏劳动力,村里不少外地打工者选择返乡。

  尽管如此,青壮年群体仍是抗旱的“非主流”,田间地头忙碌的大多是妇女和老人。

  在一个叫付沟的村庄,当送水的大卡车抵达时,等候取水的是一群儿童、妇女和上岁数的老者。

  数座大山之外的纸房镇龙头村,75岁的周保老人挑着两桶水,然后用水瓢泼洒着自家的菜地,“我种了一些红萝卜,这么旱的天,想吃菜就得浇水。”

  老人说,他家两亩半玉米没水浇已经枯黄,眼下挑水浇浇菜,只想顾个嘴巴。

  “家里没有人,孩子都在外打工。”63岁的农妇杨娇也在挑水浇菜。她的菜地里种有大葱、番茄以及青菜。

  两位老人挑水的水井,挖在村头沙口河大桥下,一条已经断流的河道中间。据村民李喜来介绍,这口3米深的井,足足挖了一周,“凑了4个家庭,男女老少12个人”。

  龙头村不必为吃水发愁,他们可以用上自来水,尽管水压低、有时还会停水。李喜来认为,浇菜地老百姓会想办法,但农业灌溉必须要有大型水泵、政府得出钱打深井,而这些都是村里奇缺的。(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