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邓小平爱看川剧 曾吩咐让私人医生为演员出诊

2014年08月21日 13:4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邓小平、李先念、聂荣臻等观看川剧团演出。(邓小平右手边第二位是杨淑英)。(翻拍)

  1983年10月,四川省振兴川剧赴京汇报演出团演出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上台亲切接见杨淑英(右)(翻拍)。

杨淑英在《归舟》中扮演杜十娘。(翻拍)。

杨淑英在川剧《夫妻桥》中饰演何娘子(翻拍)。

  讲述者 杨淑英

  在川剧艺术圈里,都知道小平同志从小爱川剧,他的一生与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在川剧名角杨淑英卧室的衣柜台中央,立着一张放大了的黑白照片。因年代久远,照片已有些褪色,但仍能非常清晰地看到一群穿着川剧戏服的演员,一个个笑得非常灿烂,而他们簇拥着的正是小平同志。“看,站在小平同志旁边的就是我。”30多年过去了,85岁高龄的杨淑英仍清晰记得当年因为川剧,而与小平同志结缘的点点滴滴。一次问候,两场演出,还有几碗麻辣肺片,将时间拉回到了1978年。

  那年,小平同志一连观看了三场川剧晚会,欣赏完13个传统折子戏后,他高兴地说:“这么好的戏,可以对群众演出嘛!”小平同志的一席话,让杨淑英和众多川剧演员备受鼓舞,“当时撑着病痛唱完《归舟》,看着他在台下看得特别高兴,我也很高兴,疼痛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杨淑英说。

  ﹃这么好的戏,可以对群众演出嘛!﹄

  寻访

  1978年1月31日,邓小平同志因出国访问途经成都住在金牛宾馆,那一晚,他看了一台两小时的川剧晚会。据资料显示,小平同志此行对开放传统川剧剧目作了重要指示。此后,《拷红》、《花田写扇》、《归舟》、《评雪辨踪》、《三岔口》、《柜中缘》、《点将责夫》等纷纷上演。仅成都市1978 年 1 月统计,就演出了82场,累计观众数达11万多人次。

  川剧人唐思敏回忆,小平同志坐在前排中间的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戏,很慈祥。4出折子戏足足演了2个钟头,中间也未安排休息。“每折戏完,小平同志就微微正正身子,带头报以掌声。戏完终场,他又带头起身鼓掌,然后上台与演职员一一握手。”小平同志看完演出高兴地说:“这么好的戏,可以对群众演出嘛。”

  这个春天,川剧结束了多年徘徊。全国各地的戏曲团体也都来成都观看演出、索取资料,全国戏剧由此突破8个样板戏一统天下格局,艺术的春天真正来临。

  追忆

  1978年1月底,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副总理出访尼泊尔路过成都时,特地观看了当时尚未开禁的传统川剧《评雪辨踪》等剧目,没有看见杨淑英的演出,他关切地问:“杨淑英是生病了?”

  在川剧界叱咤风云的杨淑英,川剧的启蒙竟然来自于茶馆。“我的家附近有个茶馆,10岁开始我就天天去听,然后跟着学两句,偶尔上台。没想到偶然遇到我后来的恩师,他说,这个女娃嗓子还是好,就把我收了。”14岁拜师,杨淑英随师傅来到了成都,一直唱到了成都市川剧院。1953年,剧院开排《穆桂英》,杨淑英不仅嗓子漂亮,外形也很有点英姿飒爽的范儿,便成了这出戏的女主角。她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出《穆桂英》让小平同志记住了她。

  “我们很早就知道小平同志爱听川剧,可他一直没来过成都。”直到1978年1月31日,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副总理出访尼泊尔路过成都时,川剧人既激动又开心,准备奉上一台原汁原味的川剧演出。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杨淑英却倒下了。“我的美尼尔氏综合症突然发作,整个人天旋地转,不说演出了,连走几步都难。”没有看见杨淑英的演出,小平同志便关切地问:“杨淑英是生病了?”

  “大家就跟他说,我病了。他就说,‘病了,那喊我的医生给她看看嘛’。”杨淑英回忆,“当时,听到他的问候,我真的是又惊讶又高兴,但是确实起不来啊。”隔天,小平同志安排的车真就开到了杨淑英的楼下,由他的保健医生王医生诊治后又送回家休息。杨淑英服药后美尼尔氏病好转,头昏减轻。“我当时心里头就默默下了决定,再难受,我今晚都要演出。《归舟》动作戏少一点,同场搭戏的演员帮衬一下,应该是看不出来的。”演出结束后,小平同志同她热情握手,关切地问:“现在身体如何?病好了没有?”她激动地说:“没得啥子事,而且你下次回来我还要争取给你演出,演《穆桂英》!”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还专门给演员们带来几碗麻辣肺片,说,“杨淑英他们爱吃肺片,多带几碗。”他对每个人都很关心,日理万机,居然还能想到演员们在北京久了,会想念家乡的味道。

  小平同志对川剧、对杨淑英的关心一直没有中断。成都之行后没过多久,他把杨淑英接到了北京的医院住了半个月,“住院期间,小平同志的母亲恰好也在这家医院住院,我们就会互相串病房聊天。小平同志的女儿经常来看奶奶,她每次都会提着水果也来看看我。”

  杨淑英感慨,小平同志真的太喜爱川剧了:“我还记得要从北京回成都之前,我提议为他演一场《穆桂英》,可和我搭档的男演员当时还在成都忙着其他工作,最后还是专门把他接过来的。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还专门给演员们带来几碗麻辣肺片,说,杨淑英他们爱吃肺片,多带几碗。他对每个人都很关心,日理万机,居然还能想到演员们在北京久了,会想念家乡的味道。”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杨淑英又随剧团赴京作汇报演出。小平同志点名看了杨淑英主演的川剧《点将责夫》后高兴地说:“杨淑英演穆桂英很有气魄,英姿飒爽,武打干净利落,嗓子宽厚明亮,吐字清楚,听得懂。”他的行家评价给了杨淑英巨大的鼓舞。

  虽然再没和小平同志见面,杨淑英对他仍很关注。“小平生病期间,我们还想去病房看一下他,给他唱两段《穆桂英》,因为客观因素没能成行。”

  十年

  “现在川剧已经从工作变成了我晚年的爱好。”

  宝刀未老淘米时唱一嗓子

  作为著名的川剧表演艺术家,杨淑英的演唱艺术倾倒了众多观众,她至今还与一些老戏迷保持着深厚的友谊,成为经常交往的好朋友。

  自从1989年做了白内障手术后,杨淑英的视力减退,登台演唱机会少了,但她对川剧痴迷如故。她丈夫车荣德是作曲家,与她琴瑟和谐,常相唱和。车荣德说,杨淑英常在择菜淘米时情不自禁地唱起川剧《归舟》、《点将责夫》的片段,以对川剧的深情来表达她对世纪伟人小平同志的深切怀念。

  “我现在 85 岁了,平时弄菜煮饭打牌的时候,也会哼几嗓子,现在川剧已经从工作变成了我晚年的爱好。”杨淑英说着兴起还来了一句《杨贵妃》的唱段,可谓宝刀未老。

  现在每到纪念日的时候,杨淑英都会把老照片翻出来看看,杨淑英还记得,《穆桂英》再次公演时,锦江剧场人山人海,好多买不到票的戏迷们就坐在剧院外面听。

  对话

  “想起对我们川剧演员的点滴关心就很感动。”

  他听得高兴我疼痛都抛九霄云外了

  华西都市报:知道他喜欢你的戏是不是很惊讶?

  杨淑英:我完全不知道小平同志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知道我这个川剧演员。为什么小平同志那么喜欢我演的川剧,我一直都没好意思问。我就知道他喜欢那几场戏,就想好好给他演。我有一张大照片,是当时撑着病痛唱完《归舟》,当时看着他在台下看得特别高兴,我也很高兴,疼痛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华西都市报:回想起他对川剧人的关怀,你的心情怎样?

  杨淑英:其实平时也经常会想起他,想起对我们川剧演员的点滴关心就很感动,那些时刻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回想起《穆桂英》再次公演时,锦江剧场人山人海,好多买不到票的戏迷们就坐在剧院外面听,那时候感觉备受鼓舞。(华西都市报记者 伍翩翩 摄影 陈羽啸 实习生 王迪 马疆)

【编辑:杜雯雯】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