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化“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

2014年08月23日 16:21 来源:中国政府网 参与互动(0)

  坐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的参会者,有政府机构的负责人,有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者,但李克强总理对他们的称呼,一律是杰出的科研工作者。

  8月21日,李克强听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汇报,并同历年“杰青”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交流。总理感谢各位科研工作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作出的特殊贡献,热情鼓励参会者畅所欲言,并且对呼声最集中的问题一一直率回应。

  “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说到底是人的因素来决定的,最重要的是人。”李克强说。他在会场轻松热烈的气氛中强调,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给创新、创造人才更广泛的空间,让中国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

  我们今天不论“长”,只论知识丰厚

  参会者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20年前曾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首批获奖者。在他发言之前,李克强幽默地说:“我们今天不论‘长’,只论知识丰厚。在这里,你的身份也是一位科学家。”

  一片笑声中,原本严肃的会场气氛立刻轻松起来。陈竺在发言中回忆,1994年,他刚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发现国内科研院所经费困难、论资排辈情况严重。是及时出台的“杰青”基金让他“久旱逢甘霖”,有机会在前沿领域自由探索。他因此建议国家未来加大对杰出青年科学家的资助,对更年轻一些的科学家也提供更大规模的支持。

  “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受益者,希望国家深化收益机制、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发现更多学术领军人才。”陈竺说。

  李克强连连点头,并当场与有关部门沟通后说:“不用等待‘未来’,今天就可以确定的是,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的力度。”

  打破会议流程,邀请更多科学家畅所欲言

  会议安排的5位参会者发言结束后,李克强打破既定流程,邀请更多发言席后排的科学家畅所欲言:“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建议,坦率提出来。”

  参会科学家们纷纷踊跃发言。有人建议,在国家科技体系中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有人提出,政府对科研项目的支持追求“短平快”,但基础性、交叉性、长周期的科研项目很难找到支持。还有人犀利质问:大学招聘都要求海外学历,为什么不以水平评价,这不是“重外轻内”吗?

  随着气氛不断“升温”,会场几次出现了几位科研工作者“抢话筒”要求发言的景象。总理对他们的问题认真倾听,在会议最后一并作出积极回应。

  不能让科研工作者“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

  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曾经的获奖者,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潘建伟在发言中说,“杰青”基金最大的创新在于“面向个人”,每位获奖者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课题,不用再进行重复申报。

  “你的钱主要用在哪个研究项目上?是你自己‘拍板’确定的吗?”李克强立刻追问。

  潘建伟告诉总理,在一次出国访问交流的过程中,他确定了“量子云传输”的研究方向。因为有“杰青”基金的支持,他没有写申请报告,也没有通过复杂的项目评审,很顺利地就展开了相关研究项目。

  李克强连连点头:“一些科研工作者之前曾经告诉我,为了申请项目支持,他们每天的工作几乎‘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

  科研工作者们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李克强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通过同行评议严格评选,对于获奖者给予充分的自由度,这本身就是制度创新。

  “要打破束缚人才的制度羁绊,不让他们被不必要的审批、评比所累,充分调动人才的创新性、创造性。”他说,“要让创新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创造活动拥有更广阔空间。”

  转变中国过去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李克强对人才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尊敬态度。他与参会的科研工作者一一握手、亲切交流,并坦率回应、承诺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他强调,要转变中国过去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必须坦率承认,中国过去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是靠‘人口红利’,也就是中国人的勤劳。”李克强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选择了三位中国农民工。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劳工的勤奋和巨大的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

  话锋一转,李克强表示,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再持续依靠“人口红利”可能难以为继。

  “如果我们8亿劳动者的技能普遍提高,中高端人才比例大幅增加,那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发生什么样的质变?”他说,“说到底,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越过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要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的‘红利’。”

  要充分调动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全社会的体制机制都应该有所突破

  李克强提出,推动科技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投入,也需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作用。

  他回忆,上世纪90年代出国考察期间,一位外企负责人告诉他,当地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企业整体投入的一半以上,甚至超过了政府的科研投入。而在中国,这一数字通常只有不到2%。

  “所以,要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全社会的体制机制方面都应该有所突破。”李克强说。他强调,不仅要学习全球先进科技成果,更要学习世界各地的创新经验、创新理念。

  科研工作者该坐“冷板凳”的要坐“冷板凳”,该走向市场的要走向市场

  李克强尤其关心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听取量子通讯、纳米印刷等科研成果汇报时,他几次追问这些成果“有没有和企业合作”、“有没有进入市场”。他要求,要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为千千万万人的创业提供支撑。

  总理引用数据加以说明: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60%,其中绝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代工。

  “也就是说,销售渠道是别人的,核心技术是别人的,元器件是别人的。我们就出人力,就出汗水!”他说,“可以说,过去几十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辉煌成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李克强强调,中国经济要提质增效升级,中国企业要发展,要在国内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科技支撑。要把科技工作者和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把人才的富矿挖掘出来,让国家增加财富,最终让人民的日子好起来。

  不过,在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李克强也高度肯定那些执着于纯粹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希望你们该坐‘冷板凳’的坐‘冷板凳’,该走向市场的走向市场。这两者都是国家需要的重要人才。”

  摒弃门户之见,提携后辈,广纳人才

  针对科学家们此前提出的问题,李克强也当场一一回应。他强调,要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杰青基金的支持,做好与各类相关基金的衔接,更好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更多资源用在“人”而不是“物”上。另一方面,要鼓励后进,创造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据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80%以上是在40岁之前取得的。”李克强说,“我们要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的扶持,支持他们奇思妙想的创造,让他们有希望、有前景。”

  他特别要求在场的年长科学家们提携后辈、广纳人才。“你们是人才,更要懂得珍惜人才。”他说,“真理越辩越明。要摒弃门户之见,广纳人才,给大家自由发展的空间,也给智慧更加广泛的创造空间。”

  听到这里,参会的科研工作者们向总理报以热烈的掌声。

  要有求贤若渴的思想,“千金市骨”的气概

  在座谈会最后,李克强讲起了《战国策》里“千金市骨”的故事:一位君王以千两黄金求千里马,三年都不能得。等他用五百两黄金买了一匹千里马的尸骨后,不到一年,就得到了好几匹别人献上的千里马。

  “500金买千里马的尸骨,就是为了向公众告知对千里马的渴求重视。”李克强说,“我们今天也要有求贤若渴的思想,也要有这样‘千金市骨’的气概。要广聚天下英才,让中国有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任春)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