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河南干旱部分民众抵制冰桶挑战 称“我们要喝水”

2014年08月23日 17:3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借助社交网络的疯传,一桶结合了游戏和慈善的冰水正在从美国浇到中国。这个活动并不复杂,参与者需要在头上浇一桶冰水,把这个过程拍成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上,然后点名邀请自己朋友也这么做。

  被点名的人如果在24小时内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为一种罕见病“渐冻人症”患者捐款100美元。用“冰桶挑战”这种形式做慈善,在许多人看来新鲜,有趣,又能帮助到患病人群,何乐而不为,但是也有人表示,不要将慈善娱乐化、商业化。

  在冰桶挑战的发源地美国,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苹果现任CEO库克,小罗伯特唐尼,这些响当当的名人为“冰桶挑战”风靡做了开路先锋,而且身体力行毫不含糊。

  比尔盖茨在自家的花园里,自建了一座支架,然后拉住绳子,将架子上的一整桶冰水,干脆利落浇在了自己头上。

  冰桶挑战的目的是为了给罕见病ALS病患筹款,ALS是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英文缩写,ALS病被形象的成为“渐冻人症”。

  8月中旬,冰桶旋风刮到了中国,科技界大佬纷纷加入冰桶挑战行列,随后这股旋风席卷了演艺界、体育界等各界人士。小米董事长雷军、百度CEO李彦宏、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潘石屹、刘德华、郭台铭纷纷加入。

  在中国,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也得到了公众的大量捐款,新浪微博微公益平台公布:截至8月22日20:00,根据微博公开信息汇总,通过冰桶挑战已累计为瓷娃娃筹得善款850万余元,已确认到账5474800元。

  瓷娃娃工作人员:每天两条线,每天都有很多电话,甚至很多人都会打不过来,这些电话有来自媒体的、企业的、也有来自病友的。

  公众捐款之后,最关心的就是善款的用途。热热闹闹的冰桶挑战之后,筹集的善款如何才能到达ALS病患手中?这笔善款该如何使用呢?

  工作人员:接下来初步的想法是把一部分钱用于能够给这类群体提供服务的组织的身上,因为那样能够资源共享,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能够更好的服务ALS这个群体。我们现在也在跟这样的组织在对接,在尝试以后有一个更好的合作的模式。

  不过,就在“冰桶挑战”越演愈烈,蔓延至世界各地的时候,在“冰桶挑战”的发源地,美国国务院刚刚给它泼了一盆凉水。据美国媒体21日报道,当地时间19日,美国国务院向美国所有外交机构发送非机密电文,宣布禁止美国外交官参加这一活动,理由是国务院的律师们认为,这涉嫌“以公谋私”。

  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写给美国驻外大使的备忘录中表示,不能用政府办公室来谋取私利。美国媒体报道称,相似的规定也适用于国会议员,即禁止使用官方资源为慈善站台。因为公开为某一特定慈善活动站台,有可能会从中获取私利。

  在我国,“冰桶挑战”相关捐款数额已超过其去年全年社会捐款额,不过,仍被人认为与“冰桶挑战”在国内营造的巨大声势不符。还有不少人批评国内“冰桶活动”有娱乐化之嫌。网上有篇文章全面分析了国内参与活动者的表现,指出是否被点名已成为“地位的象征”,而点谁的名则“展现的是社交关系”。    

  有网友认为,冰桶挑战太有噱头,大家在围观大佬们浇水的时候,有不少人根本没有在关注这项慈善活动本身。慈善或许已被喧宾夺主。

  网友:最大的看点就是有很多的明星,但是这个活动具体是做什么的,我们更需要去了解一下,要去了解这个慈善活动,而不仅仅是关注明星。

  冰桶挑战需要身体力行,而另一边也有一些人在以实际行动抵制冰桶挑战,在河南既有民众举起空桶,碗、盆等盛水的容器,喊出“我们要喝水”、“传递爱心,也要珍惜水源”的口号。据了解,由于干旱原因,已经造成河南平顶山部分地区民众吃水困难,目前南水北调水渠正在向平顶山调用饮用水。

  还有人指出,这种“要么湿身,要么捐款”的劝捐模式也是一种道德绑架。民政部也站出来表态,民政部新闻办官方微博“@民政微语”21日发表微博称,随着目前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建议活动的组织者更加注重活动的实效,避免娱乐化、商业化的倾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冰桶挑战”这种特殊的关注慈善方式,对中国的慈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振耀:慈善原来可以变得好玩儿,变成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不仅仅是跑步、走来让大家理解更深刻的道理,这是我们过去没有想到的,我们常常把慈善想的非常严肃,但是“冰桶挑战”先让慈善变得好玩儿,然后在背后是非常严肃的话题,也是非常庄重的行为,我觉得它会对中国慈善的推进,提供很多参考的标杆,让我们学习、思考,会让我们中国的慈善更活泼,更能大众化,发展的更快。(记者汤一亮 杜希萌)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