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基层村居被迫开五花八门证明 盖章成“头号负担”

2014年09月01日 08:49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盖章,这个几秒钟就能完成的简单动作,竟成为许多地方基层村居的“头号负担”!

  亲属证明、婚育证明、证件遗失证明、机动车来源证明……记者在多地农村和社区采访发现,基层村居被迫开具五花八门的证明,并且盖章,已明显超出基层的职责和能力。迫于上级部门压力和居民需要,基层的公章往往“稀里糊涂地盖”,不仅使基层深受“公章之累”,而且使管理流于形式,埋下隐患。

  村居公章竟什么都能证明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武汉市武昌区一位居委会负责人的无奈:辖区有老人去社保部门办事,被要求到社区开张“本人健在证明”并盖章。社区干部哭笑不得:“本人都亲自过去了,怎么还要证明健在呢?”

  这种事情并非个例。上网搜索,可见各地社区干部的吐槽:有的社区干部反映,辖区居民被咬伤,社区必须盖章证明居民确系被狗咬;有的居委会必须证明居民的残币是洗衣服时无意损坏的,居民表示没这个章就无法到银行兑换残币……

  去年以来,重庆启动清理基层社区负担工作,结果同样让人吃惊。“清理出来不合理的盖章证明事项至少有八九十项,我们的公章简直‘什么都能证明’。”重庆市永川区张家坡社区党支部书记尹光元说。

  搬出社区厚厚的印章管理登记册,记者发现证明种类包罗万象:未就业、婚育、户口迁移、外来务工人员居住、亲属关系、死亡、健在、独生子女父母办理退休、住房拆迁……重庆巴南区龙海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自玲说:“清理之前,居民来办事几乎就是要求盖章,每天少则四五人,多则数十人,一年下来登记册就得好几本。”有的村社甚至安排专人负责盖章。

  “稀里糊涂盖章”埋风险

  记者发现,基层公章变成“万能章”,直接原因是许多单位或部门把村社盖章证明作为群众办事的前置条件,不见章就不办事。

  比如居民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工商部门要社区盖章,保证该居民合法经营;居民有外伤上医院,医院要社区证明居民不是斗殴受伤,以便医保报销;摩托车上牌照,交管部门要社区盖章证明该车来源合法……

  “社区只是基层自治组织,没有调查能力和强制手段,一些盖章事项完全超出了我们的工作职责和能力范围。”一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比如居民身份证丢了要补办,派出所要我们开具遗失证明;甚至居民是否视力残疾,也要我们开具证明。我们拿什么证明人家身份证是否丢了?凭什么确认人家视力是否残疾?

  这些“难盖的章”让基层陷于两难:如果盖章,可能失实;如果不盖,居民又办不成事。基层干部们说,有时只得“稀里糊涂盖章”,或是模糊处理证明内容,打“擦边球”了事。

  章子盖得滥、证明出得多,不但成为负担,还给管理增加了风险。李自玲说,居民的住院发票丢了,医保要报销,医院就要求社区开具遗失证明。“有人很可能没有遗失,而是先拿证明到医院报销,再拿原始发票到商业保险公司报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社区就要承担责任。”

  有的社区还为此引来法律纠纷。重庆永川区火车站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勤说,以辖区一起工伤事件为例,当事的农民工要获得更多赔偿,要求社区盖章证明其居住在城市社区。社区根据小区物管的证明盖章之后,当事企业又强烈不满,要把社区告上法庭。

  根在官僚作风和懒政避责

  重庆巴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永说,基层公章盖得过多过滥,关键是一些职能部门存在官僚作风和懒政行为。为了自己省事,有的部门遇到工作就往基层发文件、下任务,把本该自己审核证明的工作推给基层,把村和社区看成是下级部门,时间一长还形成了制度,让基层无可奈何。

  受访的基层工作人员说,“万能章”不但影响社区服务群众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使本应严格执行的审核管理工作缺位,埋下隐患。“以机动车的来源为例,本该由相关部门调查审核,结果推给基层社区盖个章子敷衍了事。”

  “只有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才能杜绝小公章带来的大隐患。”重庆沙坪坝区民政局副调研员周青说。

  近期以来,重庆、湖北、江苏等多地均开展了清理基层负担的专项行动。重庆永川区通过清理基层承担事项、明确事项认定标准、建立新增事项准入制等三项措施,共删减村社实际承担的各项任务多达261项,其中许多是不合理的盖章证明事项。重庆沙坪坝区细化了社区印章管理,明确规定只有涉及低保、救助等22项工作社区才可以盖章。

  很多基层干部表示,希望在继续加大对基层公章事务清理的同时,进一步严格准入条件,用制度明确范围,不要让“万能章”现象反弹。(记者 周凯 王晓磊)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