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治水不是“圈内游戏” 应转观念全民动员

2014年09月09日 16:14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跟随省“五水共治”督查组来到浙江东部某城市,发现该市的河道保洁工作非常到位,几乎每到一条河,都会看到河面游弋着保洁船,保洁工人在辛勤地打捞河面垃圾,半天下来,就有“满满的收获”。地方工作人员也难掩自豪:河面垃圾清理工作做得真好!

  这个现象令人亦喜亦忧。

  喜的是,地方政府确实把“五水共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丝毫不懈怠;忧的是,把河面垃圾清理干净便觉得短期目标功德圆满,足以高枕安耽?更忧的是,河道垃圾常清常有,竟然还不引起反思?

  “我负责清理的河道有3条,总长度加起来大约15公里,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下来能清理3船垃圾,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垃圾。”记者在河边和一位河道保洁员聊天时了解到。看着他两个小时的收获已经有半船余,里面多是塑料瓶、垃圾袋,还有西瓜皮等杂物,内容颇为“丰富”。

  此情此景并非孤例。回想起督查的上一站,是在浙江南部某城市。一条保洁船刚驶过不久,身后便漂来新的垃圾。

  河道常清不懈,垃圾却也“前仆后继”,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记者实地走访了一条流经城乡接合部的河,该地房屋老旧,大部分居民家里没有抽水马桶,只能将大小便倾倒到指定地点,有些居民嫌路远,便随手将这些污物丢进河里。走进一家杂货店,店主居住在当地十多年,她告诉记者,这条河一直很臭,附近住户往河里倾倒垃圾已是习惯。当记者问及街道有无向居民宣传保护水环境或者宣布奖惩措施时,她表示从未有过。

  据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流经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的河由于岸边住户环保意识不强,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入河的现象通常更为严重。

  一位河面保洁员告诉记者,对居民扔垃圾劝阻无果,也向“上面”提过建议,要求得到一些制度支持,但一天两天有用,效果却无法长期持续。他们对清理河面垃圾这项本职工作毫无怨言,对前面清理、后面倾倒的行为也只能无奈。

  既然知道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等几类地方向河里倾倒生活垃圾严重,何不一河一策强化管理?建立一套严明的奖惩措施,给河道保洁员以制度支持,让他们的辛劳不是无用功,也给老大难地区的水环境改善提供一个积极的推动力量。

  既然落后地区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备,给垃圾随意倾倒留下隐患,何不加强配套建设?从建个近一点的垃圾倾倒点到污水管网建设,总比反复清理河面垃圾更加治本。河面垃圾源头不杜绝,再威武的清河大军都像是狗熊掰苞米,陷入我清理、你倾倒的恶性循环,永远在做保洁,水质永远无法提升,哪里去找到可以游泳的河?

  走过许多地方,不可否认各级领导到基层干部对治水的觉悟和决心,从清淤保洁到防洪排涝,从生活污水处理到三防知识普及,各项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身体力行不可谓不兢兢业业,却忽视了将这些常识观念和行为准则下沉到最基层,让与水最近的人成为真正的主力军。

  治水不是“圈内游戏”。“五水共治”渐入纵深,应该从单纯的项目投入转向扭转观念、全民动员,让每一个利益相关者意识到自己能够和应该做些什么,治水才能更有效、更长久。(杜博)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