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融机构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基调不会变

2014年09月13日 14: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上海9月13日电 (记者 姜煜)继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大幅滑坡之后,最新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仍同比少增逾6000亿元人民币。上海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并非在经历信贷急剧收缩,中国的货币政策基调近期不会改变。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9574亿元人民币,环比多增6837亿元,同比少增6267亿元,余额同比增速约14.9%,较上月下降了0.8个百分点。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中国希望保持稳健、适度的信贷增长以帮助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社会融资规模的低迷可能夸大了整体信贷的疲弱程度。她分析称,最近几个月,决策层通过整顿同业业务和信托业,清理了影子银行融资链条中不必要的、推高信贷和存款规模的“通道”、“过桥”环节,银行承兑汇票也相应地受到冲击,由于涵盖了许多这样的中间环节,社会融资规模扩大了整体信贷上下波动的幅度。

  汪涛称:“我们认为监管收紧促使一些‘影子银行’业务转变为尚未计入社会融资规模的新模式。总体来看,中国整体信贷增速的确在放缓,但幅度较温和,并非急剧收缩。”

  交通银行金融分析师徐博分析称,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非信贷融资放缓等综合性因素形成了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放缓的中期趋势,预计未来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对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的导向不会改变,但将保持结构性和政策性特征。此外,虽然银行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所受监管约束加强,但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相关政策有望持续推出,有利于直接融资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徐博预计,中国近期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下半年采取大力度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很小。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同样预测未来几个月内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会发生变化,同时信贷增长将保持稳定,不会进一步恶化,但也不会加速。

  朱海斌认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侧重点是通过定向量化措施,如抵押补充贷款、再贷款、定向降准、加强对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以挤出投机性金融活动,以及降低企业借款人融资成本的方式,改善货币传导机制。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称“宽松的政策有利于中国稳增长的实现”。他提出这一看法的依据是:信贷出现较大波幅、位于低位的通胀率、低于预期的经济活动等,均反映出中国正在经历“负产出缺口时期”。

  “中国央行当前释放出的信号显示其更青睐用量化工具来调控市场,如抵押补充贷款等。鉴于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利率过高而不是流动性过紧,而抵押补充贷款在处理周期性经济起伏方面的作用尚有待证实,我们认为全面降准或者降息也不失为调控经济的良策。”屈宏斌说。(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