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速览 从陆海空三维破解难题

2014年09月22日 19:3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题:向“三地三维一体”迈进——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速览

  编者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正紧锣密鼓,争取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近日记者调研了三个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情况,自22日起陆续播发相关报道。

  正在北京出差的天津市民刘立武体验了无缝拼接版的京津空铁联运:“全程一小时,很方便,我按时赶上了飞机。从我家到首都机场得穿过市区,需要的时间恐怕更长。”这是京津冀三地落实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交通一体化取得的最新成果之一。

  从陆海空三维破解京津冀交通难题

  “首都撑得慌、天津吃不饱、河北找食难”。首都机场超负荷运行,京津冀机场苦乐不均,是三地交通运输不协调的写照。在中央对京津冀一体化做出战略部署以来,这个难题正加快从空路、陆路、海路“三维破解”。从北京南站到天津机场,从北京西站到正定机场,交通运输“空地一体、海陆联运”特征引人注目。

  “目前从北京南站城市候机楼出发的旅客,在天津机场搭乘复兴、奥凯航空公司航班可享受空铁联运服务,免费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和机场大巴。”首都机场集团副总经理、天津机场总经理阎欣说。

  8月28日零时,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启用,为首都机场分流、分忧。天津机场在京冀设立的异地城市候机厅(楼)已达7个,包括北京南站城市候机楼,河北黄骅、沧州、唐山、保定、廊坊、白沟、胜芳7座异地城市候机厅。

  目前京津冀基本形成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综合交通网络:公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高速公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倍。但由于发展时序不同,缺乏统一规划,京津冀国家公路网存在“断头路”。

  为主动打通“断头路”,天津与京冀高速公路接口路规划有19个,已建成11个,正加紧建设京秦高速、唐廊高速、京台高速并计划新增4个接口。G104、G205、G112等国省干线提级改造,启动滨石高速建设,加快推进京秦、塘承二期、唐廊、唐津改扩建等工程也在积极推进。

  贯穿东中西、服务海内外

  贯穿东中西、服务海内外,归根到底是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首都机场19日开通至沧州客运班线。这是继天津、秦皇岛、塘沽、廊坊、保定、唐山后,首都机场第七条省际往返客运专线,是首都机场打造周边省市地客运路网、扩大空地联运网络的最新一步。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博利说,发达国家首都与临近外港城市组合发展,构建以枢纽机场为点、公路和铁路为线,空地一体、海陆互联的交通运输网,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胡序威表示,“交通是阻碍三地协同发展最基本的硬件,也是相对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在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出台前,京津冀三地双边合作框架协议搭建已初步完成。就签约内容来看,京津两地将规划建设第二条高铁,同时加快京台、京秦高速公路建设。天津与河北因区位特点,港口运输合作重任在肩。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出资20亿元组建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整合港口资源,推动两地海陆交通运输一体化。

  2013年,世界排名前15名的港口中,有8个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长期以来,渤海港口群重复建设、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根据津冀两地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天津港发展定位于强化综合性枢纽和集装箱干线港地位,河北港口着力于建设国际能源大港,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为重点,两方将共同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重要湾区港口群。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顶层设计正在制订

  交通运输部正在牵头编制《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着眼打破京津冀区域间、运输方式间运输服务的分割和壁垒,提高区域运输组织化程度,加快运输市场统一开放。

  当前将着力推进区域交通信息服务对接,力争实现区域公交“一卡通”、客运服务“一票式”、货运服务“一单制”,进一步提高京津冀高速公路ETC联网收费车道、服务网点、用户车辆覆盖率。

  交通运输部杨传堂部长近日在调研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时强调,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一个庞大系统工程,面临畅通道路、完善网络、构筑枢纽、提升服务、强化管理等繁重任务。当前要分清轻重缓急,看准的、条件成熟的就先干起来,力争在群众热切期盼、条件基础较好的硬件软件一体化上率先突破,让人民群众尽快感受到交通一体化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完)(记者钱春弦、赵文君、方问禹)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