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李岚清撰文忆谷牧:国门初开岁月勇于问路了解世界(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0月08日 10:3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后来谷牧同志回忆说,我到欧洲访问的结果,是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哪一个发展快的国家,都要利用别人,利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都是要开放。于是转了一圈之后,我回来坚决主张对外开放。参加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领导同志在汇报中插话和之后的发言中,对汇报的内容和建议给予了肯定。他们感慨地说,只有谷牧同志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以及我们应采取的改革开放措施讲清楚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谷牧同志进一步对出访研究归纳出几条,正式提请国务院讨论。

  7月上旬,国务院召开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参加的关于加速四化建设的务虚会。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谷牧同志在会上报告了考察西欧的情况,提出了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他特别强调,国际形势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利用资本主义世界科技成果的机会,邓小平同志在1975年就提出把加强技术引进、增加外贸出口作为一项大政策,现在应当认真组织实施。一定要解放思想,开拓路子,不能自我封闭,贻误时机。这次会议开了20多天,认真总结新中国近30年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国外先进的东西和发展动态。发展问题成为讨论的重点。大家说,日本、联邦德国这两个战败国为什么能够迅速复兴?“上帝只给了太阳和水”的瑞士,为什么也能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我们条件并不比他们差多少,许多方面还比他们强得多。许多同志表示,一定要下决心,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李先念同志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提出要改革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他讲到目前国际形势对我们有利,欧、美、日等西方国家经济萧条,要找出路。我们应有魄力、有能力利用他们的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经验,来加快我们的建设。我们决不能错过这个非常难得的时机。自力更生绝不是闭关自守,不学习国外的先进事物。这篇讲话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后来被党中央作为提交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的文件之一,对改革开放决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务虚会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多次讨论研究,酝酿制定对外开放的方案。1978年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新加坡后,进一步坚定了对外开放的决心。1978年10月,小平同志会见联邦德国新闻代表团时,同客人就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谈,明确指出:我们过去有一段时间,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叫作“崇洋媚外”。现在大家明白了,这是一种蠢话。我们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小平同志还明确提出:引进技术是一场革命,不是改良。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新政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统筹全局,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为了打开局面,加强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领导,1979年3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进出口领导小组,由谷牧同志全权负责日常领导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感到对外开放这一全新的国策,是涉及国内外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进出口领导小组”这样的机构,还难以肩负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如此重大战略部署的使命。于是,在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建议,并获得批准,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两个机构,明确两个机构一套班子(简称国家进出口委),任命谷牧副总理兼任两委主任。从此谷牧同志进一步担负起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前沿“参谋部”的领导重任。在谷牧同志领导下,国家进出口委一方面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对外开放的战略方针,组织起草了涉外政策、法规、条例、规定等重要文件;另一方面,为解决有关改革开放的全国性、区域性重大问题,深入对外开放第一线,调查研究,指导试点,积极探索,对打开对外开放局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我回忆,当时主要抓了八件大事:

  1.认真推动中央关于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落实。鼓励外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简称“三来一补”),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搞活经济。

  2.根据中央关于建立蛇口工业区,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创建出口特区的决定,起草制定了试办经济特区的实施条例,解决蛇口工业区和经济特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有效推动了经济特区和蛇口工业区的创建工作。

  3.召开京、津、沪三市出口工作座谈会,研究扩大出口的规划和措施。研究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方案,下放了部分外贸经营权,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工贸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开始突破对外贸易的高度垄断体制。

  4.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组织制订实施条例和有关管理办法,推动了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的成功创建。

  5.与世界银行、外国政府建立了开发援助和融资合作关系,利用他们提供的优惠贷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等方面设施。归口管理,组织协调同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向我国提供项目援助的工作。

  6.会同国家计委制定进出口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计划,并协调执行中的问题。

  7.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创建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培训对外开放人才。

  8.以谷牧同志名义,聘请荣毅仁、钱昌照、孙越崎、孙起孟、缪云台、古耕虞等一批海内外工商界知名人士为顾问,还聘请一些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专题顾问。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际经济贸易的智库。

  国家进出口委成立后不久,各省、市、自治区也很快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对外开放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可以说,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在谷牧同志领导下,国家进出口委完成了中央交给的打开对外开放局面的重托。

【编辑:李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