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言必称“我的”是权力失范的话语投射

2014年10月09日 11:1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经常听到有的地方领导干部在讲话、发言或作报告时说,“我的人口”多少、“我的GDP”多少,所言“我的”意指他所在“某市的”“某县的”,似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之霸气。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对此发文指出:很多官员言必称“我的”,表现出的是一种强烈的个人“所有”和“居功意识”。(10月8日《人民日报》)

  介绍地理位置时,“我的东边是某市、南边是某县”,俨然“溥天之下”之威;介绍随行人员时,“我的国土局长”,俨然“率土之滨”之气;介绍经济形势时,“我的财政收入”,俨然国库是他家的……凡此种种,官场中某些官员言必称“我的”现象,确是一种泛滥的存在。

  话语是内心观念的流露,言必称“我的”,实乃一种“土皇帝心理”;某些官员既然不惮于公开这样说,工作中自然更是难免这样想、这样做。这样的行政观与政绩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相距十万八千里。在现代政治语境中,官员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既不是“家长”,更不是“主人”。一个管家,却整天在外面大言不惭“我的”,这样的管家自然是难言称职的。

  也许有人会觉得,抓住官员某些“习惯说法”大做文章,是一种小题大做的过度阐释。其实,官员的言行举止不只是个人修为与素养的表现,同时更是权力是否得到有效约束的典型表征。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一个官员哪怕私德再差,在公众场合也必须有所顾忌有所自律,使言行举止表现得与其职业身份相符。某些官员言必称“我的”,不只是表达方式的问题,而是因为其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唯我独尊”之感。

  更确切地说,这是普遍存在的权力失范,投射到官员话语表达上的习惯养成。类似的“话语之腐败”,确实是该治一治,但若只是发文禁止,意义其实并不大;关键的关键,还是要从严格约束权力入手。唯有权力真正被关进笼子,公仆意识才能取代“我的”意识。(舒圣祥)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