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孔泾源:改革全面推进 步子积极稳妥(2)

2014年10月17日 14: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0)

  在环境治理方面,一方面要看到环境制约,资源制约,影响了我们的发展速度。但另外一个方面,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本身也是新产业新技术的创新点。资源约束可能让我们进一步深化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使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等等,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从长期来看,我们仍然有保持中高速发展的潜力,从我们的要素供给看,也是可以期待的。我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尤其是近些年高等教育的发展,使高端人才不断积累,有利于加快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发展,使新的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从资源能源供给的角度讲,优化深化利用也是我们发展的空间。随着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城乡利益关系也会有重大调整。通过市场来配置稀缺的土地资源,尤其是建设用地资源,可以向农村提供大量的资金转移,或者说通过市场机制来向农村转移利益输送利益。另外,过去几十年的粗放发展,外延式增长很快,现在如果说通过集约化的方式,比如工业用地进行市场配置,也可以促进资本形成。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采取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工业用地价格很低,有的甚至是免费提供。三十年、四十年过去了,按照土地使用周期,马上就五十年,可以进行新一轮的重新配置,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建设用地。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这都是我们的发展空间。我们还有其他优势,包括中高端技术领域。在对发展中国家方面,我们可以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资源开采,加强经贸合作,无论是产能的转移还是要素的获得,以及对外投资合作都有我们的发展空间。面对发达国家,我们可以进行更高端的经济、技术等合作,我们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应该说现在的发展已经基本走出了资本短缺时代,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再延续资本短缺时代不惜成本地吸引外资,而要考虑到国内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总体上看,如果把这些因素通盘考虑,制度设计又得当,把握好经济规律、把握住发展机遇,应该说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是有可以乐观的前景的。

  中国经济网:当前物价基本是平稳的状态,那您觉得这样是不是对于水、电、油、气的改革是一个好的时机呢?

  孔泾源:应该说无论是PPI还是CPI水平都相对较低,确实是价格改革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但是价格改革一方面牵涉到千家万户企业的利益,同时也牵涉到千家万户的民众,所以在改革方面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从目前来说,通过几十年的改革,政府管理的价格已经不多了,仍在实行政府定价的主要是资源价格。在这方面我用三个字来概括改革方式。第一个是“减”,所谓减就是按照三中全会要求,减少或缩小政府管制的范围,由市场来自主定价。第二个就是“建”,建就是建机制,就是说少数政府必须定价的项目或者政府必须进行价格管制的项目,我们要逐步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定价规则和政府定价机制,提高政府定价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还要建立差别化的价格政策,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对调结构、促环保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三个就是“保”,所谓保就是坚持底线思维,按照“保基本、促公平”的要求,在价格改革和调整中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就是刚才我所讲的阶梯价格制度,保障基本民生,保证社会公平。比如说,对涉及到居民用水、用电、用气、取暖这样一些价格,都采取阶梯价格制度,区分基本和非基本,对基本生活需求价格保持相对稳定,非基本生活需求价格更多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同时还要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证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的波动而受到影响。

  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通信等方面的价格改革,同样要充分考虑群众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主要有两个区别。一是区别涉及居民消费的部分和经营性领域,哪些是居民消费,哪些是生产经营领域;再一个是区别存量和增量,增量尽可能一步到位,存量可以分步实施,因为过去大家习惯了低价,或者按照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来配置资源,短期内一下子变化,无论是市场主体还是社会居民在短期内承受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

  中国经济网:关于价格改革,有人说 “改革其实就是涨价”,您觉得呢?

  孔泾源:是一种声音。我们要看到,商品价格尤其是要素价格必须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损害成本。一般商品的价格,主要是由市场或供求关系决定的。政府定价主要在资源要素领域,有的甚至与产业的自然垄断性质有关。包括土地价格,自然资源的价格,过去都是人为的压低,好处是在短期内获得了低成本发展的空间,取得了我们过去的高速度。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粗放型的模式是不能持续的,不仅是要素供给有问题,同时环境承载也有问题,所以必须通过综合手段,尤其是市场机制来理顺这种被扭曲的价格关系,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涨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正如刚才我说的,涉及到居民生活的价格改革一定要慎之又慎,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对基本需求层面要尽可能的保持相对稳定,对超出基本生活之外的,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我个人也感觉到价格的压力,因为水、电、气都涨价了,生活支出费用也就高了。

  中国经济网: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对》对国资、国企改革着墨很多,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重头戏。您认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当头炮”会在哪里打响?

  孔泾源:国企改革方面的争议很多、非议也很多,有时候容易把它意识形态化,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国企国资改革方面,是非常慎重的。这里先讲涉及到哪些方面。第一个涉及到国企自身的改革问题,主要是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第二个国有资本监管问题,就像三中全会讲的,要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另外一个,就是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无论推进国企国资改革还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都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就是三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市场优胜劣汰过程中,有一些国有企业可能要退出,但是产业的退出并不等于国有经济的退出,它完全可以从低效行业退出转移到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通过创造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发展的体制环境,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具活力、更好更快地发展。

  中国经济网:现在很多人在关注混合所有制,我们注意到很多改革的方案也是很诱人的,那您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需要我们谨慎注意的,怎么样去处理更好?

  孔泾源: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因为从企业实行股份制开始,尤其是企业上市了之后,通过资本市场,人们已经把企业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了。但是,现在社会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国有企业,尤其大型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国有资本流失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把握好方向,坚持原则、守住底线,防止国有资本的流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高度重视。

  首先是定价要科学。在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股权转让或者向社会出售资产的时候,对它的价值评价一定要科学,或者说资产价值、资本价格定价要科学,要建立健全市场定价机制,主要通过第三方或者市场来做资产价值评价,这是个关键,不能将稀缺的国有资产低价转让或者出现变相的利益输送。

  第二个是程序要规范。在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由于涉及到方方面面,地方政府也可能出台一些意见,但是总体上说,法律法规或制度规则要先行,同时要严格按照程序操作,防止有人上下其手来不正当地侵蚀国有资产利益。

  第三个是交易要公开。尽可能通过公开交易、公开竞价来进行交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现价格的功能,完善资产的市场定价机制。因为在竞争过程中资产价值就能够更容易被发现,在公开交易的平台上,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各种猫腻都会受到制约。

  第四是信息要公开透明。不能搞内幕交易,凡是涉及到国有股权转让的信息都要公开透明,让社会公众能看明白,能够听清楚,同时也能够监督。

  最后是监管要到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除了市场机制不健全,交易流程不规范之外,政府职能或者政府的更好作用是否到位也很关键。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个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就不会出现大的偏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们正在研究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相关指导意见。社会有担忧证明公众对国有资产、对国家利益是重视的、是关心的,同时也推动我们尽到应尽的责任,把相关的政策文件制定好,把相关的交易规则、规程、监管制度设计完善,使整个国民经济在平等健全的市场环境中更具活力,使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敬文)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