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部分领导制造“偶遇新闻” 被批沽名钓誉扭曲名利观

2014年11月05日 09:12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11月4日《人民日报》)

  ■三言两语

  ●偶遇一词又被毁了。既然发现了,那么这样的领导就应该处理以警示大家。

  ——老徐

  ●事实上现在很多官员爱名是假的,真实情况还是名背后的利,所以提倡官员爱名,只要是真的名声!

  ——马军将

  ●领导,您老今天咋亲自上厕所?

  ——何济

  ●执政管理者必须清晰地明白其什么事可以与普通百姓一般,什么事不可以混同于普通百姓。

  ——孙建伟

  ●真也好,假也好。只要多为人民办实事;多解人民之难;不贪污、不受贿、不欺压平民百姓,就比作什么花样秀都好上千倍、万倍。

  ——冷霜

  ●劝君求功名,留下千古清。人生在世淡利禄,免得万年臭。

  ——张家亮

  ●人民不需要这样的假官,他们代表不了中国官员的整体形象。

  ——石谦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市长市委书记是谁的?我是不认识。

  ——李峰

  批评

  沽名钓誉扭曲名利观

  一些领导干部制造“偶遇”,无非是想宣扬自己低调、务实、节俭,彰显转作风成效,但“偶遇”太多、刻意做作的本身却泄露了秘密。事实上,从请人给自己代写文章,到频频制造“偶遇”新闻,不论宣扬的手法怎么变,给自己造势的意图没有变,沽名钓誉之心没有减。前些年,有的地方评选“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杰出青年,竟然局长、处长纷纷占主角,追名逐利可谓无所顾忌。

  诚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利之心人皆有之,原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对待名利。对于普通人来说,名利心重些,无非世俗市侩一些。但对领导干部而言,沉溺于追名逐利,醉心于沽名钓誉,就无异于打开“潘多拉”盒子,万般恶事多因此而起。不少落马者在追悔时就常常这样写道:“贪图功名利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私心杂念太重,名利思想太强,贪婪私欲过度”。领导干部的名利观扭曲,就不仅容易腐化变质,最终身败名裂,还会误事殃民,败坏党和政府形象。

  有的人把升迁看得比什么都重,不惜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者拉关系、找门路,甚至跑官要官买官。有的人把职级待遇放在首位,争名夺利在前,吃苦受累在后,得名获利的事少一点都不行。有的人以名利得失为干事依据,一看现在规矩多、约束多就干脆为官不为。有的人看到自己一个章、一支笔能使别人发财,就心里不平衡,不吃点拿点卡点要点就不舒坦。有的人看到有名有利的事情就积极作为、扎堆作为,反之就视而不见、相互推诿。凡此种种,皆因名利观扭曲,给官场带来不良风气,使名利当道、实干靠边。

  唐代诗人杜牧写道“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白居易则更直白“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极言追名逐利之害。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上,曾这样告诫自己:“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愁雨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今天的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名利上丢人失分、为人所鄙,就在于没有养成共产党人应有的名利观。

  “正确对待名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干部的谆谆告诫。身处社会转型期,面对纷繁扰攘,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干事,我们就能得大自在,亦必将以人格魅力和境界修为赢得百姓尊重和信赖。 纪东冲

  呼吁

  主动接地气多多益善

  按理说,领导干部也是人,与百姓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偶尔因挤公交、吃盒饭等被群众撞见,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一出门就有“摄影师”相随,周边的“群众”也让人觉得眼熟,难免会让人生疑,以“作秀”的眼光来视之。

  不过,把所有的“偶遇”与“作秀”画上等号,也有失公允。那种精心导演的作秀式“偶遇”,稍纵即逝,引来唾沫,无可厚非;而那种主动走出机关接地气,把“作秀”变成“作为”,想方设法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优惠变成群众的实惠,为百姓谋福祉的“偶遇”,即便是作秀,也“秀”得精彩,多多益善,值得点赞。

  于公众而言,对官员的“偶遇新闻”,要细加甄别,少一些纠结,多一些平和,切莫一棍子将那些发自内心、源于平常和平凡的“真偶遇”打入冷宫;于领导干部而言,要力戒沽名钓誉心理,在深入基层、明察暗访、亲民互动时,少一点“摆拍”,多一点“抓拍”,少让记者或随从“偶遇”,多让群众“常遇”。

  给“偶遇新闻”祛魅纠偏,“常遇”是一味“消毒”良药。当领导干部乘地铁、挤公交、骑单车、捡垃圾等成为一种工作和生活常态,当不同阶层的群众均能经常在公众场合与官员“常遇”,“作秀”、“演戏”之类的口水自会少之又少,文明、更有价值的官民生态自会实至名归。对此,百姓充满期待。高福生

  剖析

  暴露不自信和不适应

  沽名钓誉或是主要动机,但由此暴露出的不自信和不适应同样值得注意。

  正如不少人指出,政府官员、地方领导上街扫马路、乘公交地铁,原本极寻常不过的事情,用得着大书特书显摆吗?问题正在于“不怕被报道,就怕群众不知道”,时不时琢磨着来一次“亲民秀”,实际上不啻是口碑焦虑和不自信的表现,试图以此来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制造“偶遇新闻”、摆拍“低调姿势”,无非是长期“娇生惯养”之后,不知如何“走基层”、“接地气”的不适应表现,只能拿作秀来敷衍、应付。

  尽管有关官员不以为然地表示“如有效果,作秀也值”,其实是错误估摸了群众的认知和智慧。县官带领数千公务人员轰轰烈烈搞垃圾清理,何以得不到市民的喝彩?县委书记、县长不出手,只要城市洁净美观,大家也不会不认为是你的功劳,反之即使你再善于“表演”,倘若不能起到实质性、长效性效果,人们只能不屑一顾乃至嗤之以鼻。

  转作风、接地气、干实事、求实效,关键还得要走出权力的“温室”,呼吸廉明的“空气”,活动勤政的“筋骨”,扎根民生的“土壤”,才不至于表现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或者畏首畏尾、患得患失,才能更加务实、自信地践行执政为民理念,也才不需要再煞费苦心地制造“偶遇新闻”那样的噱头哗众取宠。 范子军

  延伸

  四体不勤是种特权病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这如同一面镜子,愈发折射出不良习气、不正之风的危害。

  比如,机场贵宾厅关闭后,有人就犯了难。河北一名县委书记感叹: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取消贵宾厅等细致服务后,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订票、取票、换登机牌等,不问就不知道,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除了不会办理登机,一些干部去医院不知道怎么挂号、乘公交车不知道如何投币刷卡、参加培训会走错教室……当作风建设的紧箍咒念紧了,超配的秘书“转岗”了、围着转的工作人员没了,一些干部开始“亲自”做事情,结果出了窘态、闹了笑话,工作生活“难以自理”。这种“本领恐慌”,值得深思。

  毛病是惯出来的,一些干部之所以“难以自理”,症结在于长期四体不勤、高高在上。有的凡事都有人代劳;有的患上秘书依赖症;还有人让家里人“搭便车”享受各种服务。长此以往,必然能力退化。

  贪图享受、热衷“官威”,是造成领导干部“四体不勤”的重要原因。一些干部当官做老爷,摆官架子耍威风、追求特权攀比享受;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极力媚权奉承,全方位、无死角地伺候,自以为会“来事”、很“懂事”。正是在这种唯权、唯上的不良生态中,一些领导干部的娇气日益滋长,“四风”问题积重难返。对此,有人一针见血:“四体不勤”其实就是特权病,干部生活能力不足的背后,是权力的无所不能。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人民至上,才会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一代代党的优秀干部那样,放下架子、打掉官气,和群众一块苦、一起过、一块干,干一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业。 詹勇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