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鲁甸震后100天:受灾群众生活需求已有保障

2014年11月10日 19:25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距离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8.03地震发生,恰好一百天整。鲁甸,这个遭受过巨大创伤的小城,在地震过后的一百天里,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重建工作中是否面临难解之题?

  70多年来,熊学祥老人,一直生活在鲁甸县龙头山镇新民村的茅棚子社,地震的发生,似乎没有太影响他和老伴的基本生活轨迹:

  熊学祥:给庄稼除除草啊,苞谷差不多了要掰下来去晾一晾。

  因为村子偏僻,交通也不是太好,熊学祥老人说,如今大米供应稍微有些紧张,地震之后发的44斤米,已经剩下不多,其他的倒是还能保障:

  熊学祥:现在用上棉帐篷了,被褥每家发两床,蔬菜问题我们当地都可以解决,肉可以养一些,(喝水)现在根据上面就是说,要建一个十公里的输水管道,目前还没有开工。

  相对于新民村来说,位置处于龙头山镇中心的龙泉村,集市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供应,村主任邵发平介绍,国家和捐赠者送来的米、油,生活补贴款也都发放到位了:

  邵发平:生活基本是有保障的,主要是已经发放了生活的最低的保障,基本全覆盖,前十天是25一天,之后的三个月是每天15元的补助,全部都发放了。还有刚开始发的一些物资,吃的,大米啊油啊,够一两个月,有些是社会团体好心人捐助了一些,民政、国家安排的都是平均的,每个人是多少来发的,一天一斤左右,蔬菜市场里都有。

  吃、穿等基本保障已经不是大问题,但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眼看着气温不断往下降,重建,成了龙头山镇许多受灾群众和当地村干部们心里的头等大事,光明村村支书谭德军今天上午一直在参加龙头山镇政府召开的会议,内容就是关于重建补贴发放的问题,普通农户发放重建补偿为4万,特殊困难户为5万:

  谭德军:这个钱是明确的了,我们很多人倒了房子,冬天到了,比较寒冷,要尽快抓紧时间,让他们搬到自己重建的家园里去住。

  龙泉村村主任邵发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表示群众自己肯定还要自己再筹措一部分:

  邵发平:一般情况农村主体80平方,还有厕所什么的加起来大一点,150左右,主体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一般都要1000——1200一个平方左右。那就是要8万多。

  因为处于镇中心,规划比较慎重,龙泉村的重建还没有大规模启动,但是谭德军所在的光明村,需要重建的2190户家庭中,已经有1150户开始动工打地基。集中开工、交通不畅,带来的是建材价格的攀升:

  谭德军:生产材料的老板物价会上涨,政府控制不住。

  记者:这个建材比如砖、水泥涨幅?

  谭德军:红砖以前5毛2,现在5毛5,钢筋原来3300一吨,现在3700了,沙每方原来70,现在80了……还有交通,建筑材料运进来比较困难。

  更重要的是,重建之后的房屋质量,如何保证?龙头山镇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发来了一份由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鲁甸县民居恢复重建设计方案》,里面的技术指标只是对宅基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和户型提出了一些方案,至于如何保证抗震能力,没人能说得特别详细,“靠培训”是一个通行的法则。熊学祥老人说,政府现在肯定得顾着大局,他们理解也还在等待:

  熊学祥:政府肯定考虑大局,不能单纯为哪个,看看上面是咋安排的。我们也是这种想法,也不是一家人两家人。 (记者周益帆)

【编辑:罗攀】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