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县长谈乡村治理:“老小病弱”留守构成发展瓶颈

2014年11月30日 08:2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陆续转移到城镇务工就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工作,成为当下农村必须破解的难题。我们从克山全县14个乡镇中各抽取一个非城郊村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涉及8282家农户、32763名村民和792名党员,在此基础上寻求应对之策。

  “老小病弱”留守,乡村发展面临新挑战

  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三个现象”,构成了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

  一是“两多两少”现象制约着乡村发展动能。所谓“两多”,即外出务工就业人员多、留守人员“老小病弱”多。14个样本村中,外出人员占总人口的72.8%。“两少”即学龄儿童少、青壮年劳动力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造成乡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力资源匮乏,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二是“两闲两散”现象制约着公益事业发展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所谓“两闲”,即房屋闲置、岗位闲置。被调查的14个村中,房屋的闲置率平均为65%,一些村甚至出现了电工、自来水管护等公益岗位无人可用。所谓“两散”,即村民居住散、党员分布散。有的村外出务工党员占到党员总数的60%,给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三是“两归两缺”现象制约着村屯发展整体规划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所谓“两归”,即外出人员回村方式有“候鸟式迁徙”和“无序回巢”的特点,其流动性与波动性给村屯规划、建设和发展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所谓“两缺”,即入党积极分子缺乏、后备干部缺乏,使得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推进“新三化”建设,实现农村发展提档升级

  如何面对外出转移劳动力过多给乡村建设带来的诸多消极影响?从克山的探索实践看,推进农村城镇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社区化的“新三化”建设,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合理撤并村屯,将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河北乡新建村有10个自然屯,其中第九村民组只有9户村民、22口人居住。北联镇新兴村在“撤并村屯”上先行了一步,现已撤并3个自然屯,复垦耕地585亩;通过村集体补一点儿,原来房屋宅基地卖一点儿、村集体收购、农户掏一点儿的办法,新建多层住宅楼四栋,现已入住110户。

  有序流转土地,促进生产规模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北联镇新兴村共有耕地2.13万亩,全部由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统一耕种,合作社同时还耕种了政治村、联发村等邻村耕地3.65万亩。规模经营使连片种植、科学管理、生态农业等理念变为现实,加快了现代农业进程。

  加快管理社区化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14个村中,很少见到超市、幼儿园和托老所。而调查又显示,“老小病弱”占在村人口的39.9%。未来农村的管理和服务,重心应放在为留守村民服务上。因此,应从健全管理和服务体系上寻找突破口。一是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把便民服务落到实处;二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打造乡镇和中心村两个级别的“社区”;三是以中心村屯为集聚地,推动农村社区化管理,把社区卫生所、活动室、阅览室、物业、幼儿园、托老所等纳入农村治理社会化范畴,切实把农村建设成“功能完善、环境宜居、社会和谐”的新型家园。

  (作者系黑龙江省克山县县长 赵 军)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