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征路上新征程: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第200次发射侧记

2014年12月07日 1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太原12月7日电 题:长征路上新征程——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第200次发射侧记

  中新社记者 张素

  12月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即便临近正午,室外气温也仅有零下10摄氏度。发射前一小时左右,塔架保护层徐徐打开。周围是漫山遍野的枯草,银白色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矗立其间。

  “这里室外最低能到零下38摄氏度。”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设备室副主任谢挺对中新社记者说,为克服低温,他们在发射塔内安装空调,将加注推进剂的管路埋在地下。经多年磨合,这里已成为中国近地、极地轨道卫星发射最理想场所。

  经历了近30次发射的谢挺当日难掩兴奋。“虽然这些年一直执行类似的任务,但毕竟是第200次发射,还是挺激动的。”

  12月7日11时26分,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送入太空。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200次。

  捷报传来,32岁的长征四号火箭总设计师助理张桃源长舒一口气。他告诉记者,这发火箭进行了两项改进:一是引入多星座导航接收器测量信息,可进一步提高火箭入轨精度;一是在发动机推进剂管路里添加过滤网,提高对多余物的防范能力。

  事实上,2013年长征四号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3星失利,原因在于火箭发动机出现堵塞,其推力未能达到预期值,致使卫星未能入轨。

  谈到如何在失利后重振旗鼓,张桃源表示,大型火箭系统研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可靠性永远达不到100%,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不断提高可靠性和执行度,使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在我们看来,今后的每一发也都会向第200发一样,圆满精致地完成任务。”张桃源平静地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副书记罗晓阳注意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一个100次发射历时37年、成功率为93%,而第二个100次发射历时仅7年、成功率达98%。

  据统计,近十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生产能力也已得到极大改善,由1998年的年产8发火箭提升到目前年产22发左右,实现组批生产。在采用大量信息化手段和先进的远程测发控技术后,发射场准备周期由原来的40天缩短至现在的20天。

  “现在已到了高速发展期。第200次发射可以说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新台阶和新标志。”罗晓阳表示,未来几年发射频率和次数还将不断增多,同时中国已规划了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展构想。

  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主任设计师胡炜告诉中新社记者,从总体发射次数看,中国与美、俄、欧等尚存差距,但在年发射量方面,中国已位列前茅。“中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社会需求比较旺盛,这些都会促使技术进步和创新。”他自信地说。(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