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综述:首个国家公祭日 亿万同胞祭国殇

2014年12月13日 20: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2月13日,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沈阳市纪念抗日牺牲先烈及死难同胞公祭活动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行,沈阳军区官兵、学生及市民代表致哀。中新社发 褚琳冰 摄  


 

视频:首个国家公祭日南京拉响防空警报 悼念遇难同胞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 蒋涛)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亿万同胞共祭77年前的国殇,以各种形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余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中国立法机关将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3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仪式,被媒体称作“国家最高规格公祭”。

  当天上午,凄厉低沉的警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响起。随即,南京全市各个警报器一起响起,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都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停下脚步,全城默哀1分钟。

  除纪念馆和平广场外,8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丛葬地和纪念地同时举行公祭仪式;中日韩三国150名僧人、250多名信众举行世界和平法会;当晚,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守灵仪式暨和平烛光祭。

  进入12月份,中国社会各界已开展一系列活动。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高中版)出版;7日起,中国国家档案局网站发布视频《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史料新证——2014年度新征文物新闻发布会”;10日,纪念馆公布3361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致联合国人权机构的公开信;11日起,中国官方通讯社陆续发布幸存者证言及南京市档案中选取的涉及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市民呈文”等。

  当天,中国各大城市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动开展多场悼念活动。在长春市,各界人士聚集到伪满皇宫博物院,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公祭活动,为遇难同胞默哀并敬献鲜花;在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海防博物馆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仪式,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致献花圈;在澳门,200余名代表在路环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操场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在重庆,30多位重庆大轰炸幸存者、遇难者亲属、历史见证人齐聚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前,祭奠遇难的亲属和同胞;在沈阳,驻沈某部官兵、学生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200余人组成方阵,手持红烛向死难同胞集体默哀……

  “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是各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心声”,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也表明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同时,南京大屠杀的民族记忆凝聚起中华儿女“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共同精神信仰,将激励同胞们为实现中国梦、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截至当天19时,已有超过800万海内外人士通过国家公祭网祭奠亡灵,祈祷和平。网友们通过点烛、献花、敲钟、献祭文、献诗词、献楹联等方式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致敬。

  “哀悼同胞,振兴中华!”来自北京的网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点烛并留言道。(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