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发布(全文)(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2月29日 18:26 来源:中国记协网 参与互动(0)

  三、传统媒体发展

  (一)报纸出版业发展情况

  中国的报纸出版业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改革、发展、管理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历史性变化。

  1.中国是世界报业大国。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8月《二〇一三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出版报纸1915种,总印数482.4亿份,总印张2097.8亿印张,定价总金额440.36亿元人民币。2013年,报纸出版实现营业收入776.7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87.7亿元。

  2. 报纸种类齐全,报业结构较为合理。中国报纸出版业经过近年来的宏观调控及综合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布局趋于合理,逐步形成以党报为龙头,区域性城市类报纸、生活服务类报纸、行业报、读者对象类报纸、文摘报等各门类报纸共同发展的格局,能充分满足读者多层次的阅读需求。在目前出版的1915种报纸中,党报约400余种,约占报纸总数的20%;区域性城市类报纸近300种,约占报纸总数的15%;行业专业类、读者对象类报纸共700余种,约占报纸总数的40%;生活服务类报纸200余种,约占报纸总数的12%。

  3. 日报出版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发行总量最大的报业市场。近10年来,世界报业与新闻出版者协会(WAN-IFRA)公布的全球发行量最大的100家报纸排行榜中,中国内地已有20余种,约占“百强”的四分之一。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度,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平均期发行量314.32万份,《参考消息》平均期发行量288.47万份。

  4. 报业经营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报业多种经营日趋活跃,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逐步形成以广告和发行经营为主,会展、培训、行业顾问、信息定制等多种经营方式相互补充的经营模式。一些报社还成立了各类子公司,以多种方式实现上市融资,开创了传媒融资的新渠道。

  5. 加强报纸集团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充满活力、具有竞争力的报业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10家报业集团的总体经济规模居于前列。

  6. 积极推动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中国政府推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第一批拟转制为企业的3388种非时政类报刊中,已有3271种完成了改革任务。中国还积极推动已转企并符合上市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尽快上市。在内地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中,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赛迪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涉及书报刊等业务。

  7. 积极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全国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68亿元,建成60多万家农家书屋,所有的书屋均配备各类图书、报纸、期刊,供农村及民族地区群众免费阅读。

  (二)广播电视业发展情况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加快转型,事业建设加快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绩。

  1.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公信力明显增强。2013年,全国电视观众对新闻类节目的喜爱率高达74.77%,比2012年增长8.59%,新闻类节目首次超越电视剧,成为中国观众最喜爱的节目。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收视份额达到3.07%,比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增长65%。“最美系列”、“倾听系列”报道以及“中国梦”主题报道,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可亲可敬、励志陶情,创新和丰富了典型报道的实践和理论。2013年广播电视制作公益广告3万余条,累计播出近1000万次,总长超过600万分钟。一些公益广告运用故事化表达,增强感染力,有力传播了正能量。

  2. 节目创新创优取得重要突破,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成果初显。2013年,全国生产制作广播节目总量为739.12万小时,同比增长2.82%,增幅较上一年有所降低;全国生产制作电视节目总量为339.78万小时,同比下降1.12%,但优秀节目和原创节目大幅增强,公益、文化、原创三大趋势逐渐显现。广播电视节目发展正逐渐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超级演说家》等一批类型多样、形态各异的优秀文化节目涌现出来。综艺类节目总量减少,总体品质明显提升。《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等一批大片级综艺节目持续火爆,以专业品质赢得了大众市场,综艺节目水准和品牌效应大幅度提升。中国节目模式市场雏形形成,一批中国原创电视节目走出国门,进入欧美,跻身全球优秀电视节目行列,成为文化走出去的新生力量。全国各级广播电视台拿出专项资金,设置节目研发部门,创新创优开始常态化、制度化。

  3. 现代广播电视传播体系加快升级。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向数字化、网络化、交互化、融合化加快演进,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传输覆盖体系。到2013年年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79%和98.42%,同比增长0.28和0.22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设播出机构2568座,包括电台153座、电视台166座、教育电视台42座、广播电视台2207座(其中含县级广播电视台1996座)。上述播出机构共开办4199套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863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65种语言对外广播不计在内)、电视节目1336套。

  4. 广播影视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13年年底,中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29亿户,入户率达到54.14%,数字电视用户1.72亿户,占有线广播电视用户的74.95%,付费数字电视用户3498.41万户,占数字电视用户的20.39%,双向覆盖近9500万户,开通双向业务用户超过2457万户。高清电视、3D电视成为数字电视用户的标准配置,地面电视数字化加快推进,300多个城市已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发射验收工作,卫星电视用户全部数字化,户户通用户达1310万,村村通用户达1909万。广播电视制播数字化取得新进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全面实现数字化,省级台、地市台、县级台的数字化率分别超过90%、70%和50%。各级电视台大力推进高清制播能力建设,截至2013年底,中央、省、地市三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经批准共开办高清电视频道50个,其中高标清同播频道44个,新增高清开路频道2个,高清付费频道4个,全国范围内高清节目播出规模扩大。电影高新技术应用全面推开,数字化程度领先全球。农村电影全部实现数字化放映,城市电影放映基本实现数字化,影片卫星传输系统加快建设。

  5.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加快升级。全国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整体提升。2013年,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深入扎实推进。12个省区市已提前完成“十二五”村村通建设任务,8个省区基本实现户户通。全国农村广播电视正处在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由看得上听得上向看得好听得好、由覆盖网络建设向服务网络建设升级的关键阶段。部分省区市结合当地需求,在“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基础上,实施“村村响”、“渔船通”、“广电低保”等项目,使广播电视覆盖到所有用户。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伴随国家城镇化战略进入新阶段,许多地区由流动放映向定点放映、由室外放映向室内放映、由服务农村居民到服务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升级。

  6. 广播电视产业增幅收窄,进入转型提质的关键阶段。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达到3734.88亿元,创收收入3242.77亿元,同比增长15.67%。广告收入在全国广播电视创收中处于龙头地位,2013年达到1387.01亿元,同比增长9.19%。有线网络收入754.91亿元,同比增长14.21%,全国每个用户月平均收入(ARPU值)27.5元,比上年增长7.3%,扣除CPI因素,增长4.7%。

  (三)通讯社发展情况

  中国有两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和中国新闻社。

  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是涵盖各种媒体类型的全媒体机构。在全国除台湾以外的各省区市均设有分社,在台湾派有驻点记者,在一些重点大中城市设有支社或记者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分支机构,在境外设有180多个分支机构,建立了比较健全、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和日文8种文字,向世界各类用户提供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和经济信息产品。

  近年来,新华社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加快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面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初步建成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等为一体的全媒体机构,走出了一条以事业体制为主导,以五大公司和其他社属企业、社办报刊为市场主体,与市场经济成功对接、多元运营体制并存的事业发展新路子,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正阔步向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和国际一流的现代全媒体机构加速迈进。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拥有46个境内外分社。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建有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信息发布体系,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各类新闻信息产品。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